将傳統文化“搬”進校園,讓學生自主策劃“開學禮”……連日來,我省各地各校以豐富多樣的活動來迎接新學期。記者發現,今年各個學校的開學活動,都傳遞出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彰顯“陽光快樂”特色印記教育。 走心策劃 激發學生内在驅動力 “這裏做成一面照片牆,讓孩子們感覺到這裏是一個大家庭。”8月30日,iSchool微城未來學校綜合課程教師陳思玉和同事一起裝扮教室,一點點爲空蕩蕩的教室添置物料。 “我們拿到新生名單後就第一時間聯系家長要到孩子的照片,提前打印出來制成照片牆,希望能消除他們初入校園的陌生感。”陳思玉告訴記者。 照片牆左側,各色五角星貼紙錯落有緻地擺挂着,每顆星上安裝着一盞閱讀燈,燈上是學生的頭像照。“我們在教室設置閱讀區,學生們每天自主閱讀達到30分鍾,就能點亮自己的閱讀燈。此外,還設置了‘南風工坊’展區,用來展示學生的手工作品。”陳思玉介紹,iSchool的教育理念是讓學生接受“教育”而不是“管理”,注重給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群體環境,在閱讀分享等活動中激發出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而不是直接教孩子知識,更不是填鴨式強制學習。 8月31日上午,iSchool舉辦新生入學儀式,小學部的自制草帽、綠植種植等一系列手工活動,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這些活動完全由學生自主策劃完成,老師隻是協助制作。”iSchool微城未來學校學生成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以學生爲本,是當前我省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出發點,也是加快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執教近20年,海南華僑中學高中語文教研組組長湯成慧仍堅持以學生的感受爲導向。“我準備了一節語文特色主題分享課,會先跟他們面對面溝通未來語文學習可能存在的困難,以求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湯成慧表示。 文化傳承 将傳統禮儀“搬”進校園 記者走訪發現,我省多所中小學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将學習文明禮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迎新儀式中。 8月29日上午,海口市秀英區長濱小學爲該校400多名一年級新生舉行了一場寓意深刻的入學典禮,旨在營造尊師崇禮的啓蒙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天上午7點50分,距離儀式開始還有10分鍾,家長劉霁賢忙着給身着漢服的孩子整理衣襟。他還不忘掏出手機爲孩子記錄這一重要時刻。 “我和孩子都是第一次參加如此特别的入學儀式,這将成爲我們一生難忘的回憶。”劉霁賢表示,以“開筆禮”的方式開啓新學期蠻有意義的,“有助于讓孩子們感受到國學魅力,在心中埋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從2019年學校開辦以來,我們已連續5年爲一年級新生舉行‘開筆禮’活動。這場傳統儀式是給新生們的成長禮物,勉勵他們在求學生涯中努力成爲一個頂天立地、腳踏實地,擁有智慧的人。”該校校長王先雲介紹,學校開設了武術操、中醫藥綜合實踐課等特色課程,新學期還将大力推動戲曲進校園活動,加強新時代學校美育教育,增強學生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 老生迎新 志願服務點亮新學期 培育學生志願服務的理念,弘揚志願服務的精神,是提高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8月30日,在海南華僑中學初中部,随處可見的“藍馬甲”——迎新學生志願者,成了報到當天一道靓麗風景線。 “同學,請問校服在哪買?”“阿姨您好,請往禮堂的方向走。”開學後,吳祖立就升入初二年級,他告訴記者,去年剛入學時,還沒有這麽多迎新的學生志願者,“我折返好幾個地方才最終走完報名流程。得知今年學校組織迎新志願服務,我也想借這個機會幫助學弟學妹們,讓他們有個更便捷的入學體驗。” 見有家長帶着孩子走了過來,吳祖立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在他的指引下,家長夏女士很快就給孩子買完了校服。“這些學生志願者特别熱心,幫了我不少忙。”夏女士連聲稱贊。 從校門口步行至學生宿舍大約需要5分鍾的路程,陳思妤推着小推車不知走了多少回。作爲志願者團隊中的“老幹部”,她一整天都奔走在校園裏,一邊提供志願服務,一邊協助老師管理隊伍。 “開學前我們就面向全校學生征集志願者,大家報名很踴躍,甚至還出現超額的情況,最後我們不得不從中挑選部分學生,組成一支包括老師在内共65人的迎新志願服務團隊,分成4個小組,爲新生及家長提供報名指引、行李運送、校服訂購等服務。”海南華僑中學團委副書記、大隊輔導員何清漪介紹。
2023-09-13 131 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