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四四制”劳育模式,开创劳动育人新局面
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山东职业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社会发展变化,率先行动、整体布局、稳步推进,创新实施了四融合、四阶梯、四清单、四支撑的“四四制”劳动教育模式,开创劳动育人新局面。
探索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南京模式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省会城市,南京教育督导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初步探索形成了“制度先行、流程再造、保障到位”的南京模式,实践有法可依,流程科学严谨,督导成效显著。2020年初全市域创成全国或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
淄博职业学院:立足“赛课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期,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测量”赛项中,淄博职业学院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尹舒骏、夏惠泽、李硕、郭骏鸿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工程测量”赛项为团体赛,由二等水准测量、一级导线、1:500数字测图三个竞赛项目组成。竞赛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测量仪器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团队合作、严谨细致、甘于奉献、勇于挑战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身心素质。这是淄博职业学院继2016年、2018年、2021年后第4次获该赛项一等奖。
济南大学:打造生涯思政一体化教育模式
济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动生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上深度探索,构建“大思政”视野下高校生涯教育“544”一体化教育模式,以“三聚焦”,促“三提升”,融入学生生涯发展全过程,打通学生成长成才全链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感染力和针对性,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潍坊工程职院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在山东省教育厅和潍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服务地方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积极探索“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把学院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突出“地方性”,打好“县域牌”,努力走出一条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发展道路。学院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乡村振兴服务专业群教师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相关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潍坊科技学院打造“五四三”模式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潍坊科技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五维融合”创新创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搭建“四级递进”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平台,构建“三师协作”创新创业导师协同育人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建设、实践育人、以赛促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提供“潍科样板”。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省援疆工作经验:“八位一体”新模式 做好教育援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赴新疆考察,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对做好新疆工作、民族工作、兵团工作、援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思想武器,也为做好教育对口援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激励着广大教育援疆干部在助力建设美好新疆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探索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新模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
山东职院“12345”新模式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山东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兴趣驱动、项目引领、成果导向、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积极探索“12345”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我市打造幼小衔接“天津模式”
“双减”背景下,全社会对幼小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市把幼小衔接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从 2015 年起持续 7 年推进幼小衔接。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小学先行、两轮驱动、双向奔赴、三方共育”的幼小衔接“天津模式”,帮助儿童实现平稳过渡。
安阳:暑期“官方带娃”2.0版 探索多样化暑期延时服务新模式
安阳市教育局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去年以来,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暑期延时服务。今年,该市暑期延时服务迎来2.0版,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各学校继续开展暑期课后服务工作。
福建农林大学赴武夷山市“三下乡”实践队实地考察“文、农、旅融合”乡村发展模式
7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赴武夷山市“三下乡”实践队来到武夷山市五夫镇,参观当地的特色农业项目和文化景点,实地考察“文、农、旅融合”的乡村发展模式
实践队一行来到“五夫镇文旅生态银行”示范村——兴贤村,就“生态银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现状进行访谈和数据调研;参观了“万亩荷塘”“熹街莲里”等多个生态文旅项目,了解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及带动农民实现增收情况,并在前期素材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给当地居民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实践队还瞻仰了朱子雕像,参观了兴贤古街和紫阳楼,实地了解朱熹成长成才历程,深入体悟朱子文化特色内涵,近距离感受当地对于朱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以更全面的视觉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三赢”局面。
后期,实践队将根据本次调研考察情况撰写调研报告,以期结合专业所学,发挥专业特长,赋能当地文旅、农旅持续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冠县探索“1234”工作模式 擦亮“‘冠’爱育人”家教品牌
冠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探索“1234”家教工作模式,走好家校社协同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全县17万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冠’爱育人”家教品牌不断擦亮。2022年5月,冠县被命名为“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