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教体局:扎根“小课堂”深耕“大思政”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今年以来,鹤壁市教体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工程,不断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扎实提升育人成效。
湘潭大学:厚植人才沃土 培育教师“扎根情”
湘潭大学:厚植人才沃土 培育教师 “扎根情” 近年来,湘潭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扎根伟人故里,弘扬优良传统,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更有特色”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化改革引扎根,优化机制促作为,完善体系增福祉,大力弘扬扎根文化。近五年,370余名教师荣获教学科研类国家级、省级奖项,270余人次荣获省级先进表彰,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人民日报】22年扎根特殊教育,山东泰安宁阳县教师闫蕊——我和学生之间,相暖相依
图为闫蕊(左)在教学生识别图案。本报记者 李 蕊摄 在特殊教育的讲台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教师闫蕊已经站了22年。从听障教育转向培智教育,她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闫蕊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教师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殊孩子的梦想和希望。 “嘎吱——”推开门,一名留着齐耳短发的老师走上台。只见她讲课时,眼含笑意,抑扬顿挫。 在特殊教育的讲台上,闫蕊已经站了22年。作为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中的一名教师,从听障教育转向培智教育,她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被评为2022年度“齐鲁最美教师”。 “从事特殊教育,不为‘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和我的学生之间,是梦想相伴、相暖相依。”闫蕊说。 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爱是沟通的桥梁 初次站上讲台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走进课堂,鸦雀无声。孩子们齐刷刷地抬起头、望向我,有的还乖乖地把小手放在背后,眼睛忽闪着,就像星星似的,清澈而明亮,仿佛在说,‘我们都准备好啦’。”闫蕊心头热乎乎的,“老师的肩膀很单薄,却扛着学生们的未来与希望。” 2001年,闫蕊进入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负责听障孩子的语文教学。正常孩子教两三遍就会的拼音,她却需要花费10倍甚至更多的时间、耐心去教。 闫蕊想尽招数,从最简单的“a—o—e”到组词造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升。后来,她摸索出课前三分钟练习教学方法。 有一段时间,班上的听障女孩小慧在课前的练习时,还未张口,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说话时,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有不少孩子像小慧一样,很难清晰地表达自己。于是,我改变沟通方式,教他们把心事写进日记。”闫蕊说。 起初,小慧的日记里仅有三言两语。后来,闫蕊每次都会在日记下耐心回复,互动久了,小慧脸上的笑容多了,日记里的字数也变多了,表达能力提升了。 小慧在日记里诉说:“今天,我把闫老师教给我的舞蹈,回家教给了我的妈妈。妈妈脸上有了笑容,希望妈妈能一直这样笑。” 闫蕊在批语中写道:“小慧很棒,你的努力,老师能感觉到!” 小慧家庭困难,闫蕊通过团县委的贫困生救助活动申请资助,并帮她联系爱心人士给予帮扶。最终,小慧以优异成绩考入青岛市中心聋校高中班,如今已经成为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 2018年,闫蕊送走自己带的最后一批听障初中毕业班,80%的学生升入了省内重点特殊教育学校高中。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听障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100%。 “梦想总会开花。”闫蕊感慨,“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爱是沟通的桥梁。要实施爱的贴心教育,拓展爱的传递方式,托起特殊孩子的梦想和希望。” 耐下心来、蹲下身来,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 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原以招收听障学生为主,2004年,开始尝试招收培智生,主要包括患有脑瘫、自闭症、多动症等疾病的儿童。 转型路上,学校没少下功夫,外出培训、校内轮训、校际交流、专家讲座……多措提升教师培智教学水平。 与此同时,闫蕊也开始了自我转型:专业书翻了一遍又一遍,笔记做得密密麻麻,教学知识烂熟于心,遇到专家赶忙请教。 可真上起课,闫蕊便受了挫,连最基本的沟通都难以实现:有一堂课,台上,闫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孩子们有的目光游离,有的喋喋不休。 “砰砰!”角落里猛地发出刺耳声,一看,一个男孩正在使劲敲击着桌子。 “我急得停下讲课,当场训斥了这个学生。没想到,引来的是孩子大声喊叫、冲出教室。”看着学生的反应,闫蕊羞愧又心疼,“我居然跟学生‘置气’。” 这件事让闫蕊久久沉思,怎么样与学生沟通,确保课堂教学? 她尝试和自闭症学生聊他们喜欢的话题,仔细记录下孩子们的状态:什么情况下出现情绪问题,如果不加干预会怎样,哪种环境下情绪较为稳定…… 在实践中,闫蕊发现阅读是这几名学生的共同兴趣。于是,每堂课前,闫蕊都会进行“课前三分钟阅读时光”;课堂上,她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布置活动。 “例如,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情绪不稳定时,我给他一张画纸,他能画出弯弯绕绕的自来水管道图。”采访时,闫蕊拿出一摞画纸,上面有孩子们画的宇航员、全家福……“瞧,还不错吧?我们这有不少‘小画家’呢!” “培智教育,仅凭知识和经验远远不够,需要耐下心来、蹲下身来,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实施有效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闫蕊说。 送教上门,每年行程超过2000公里 送教的路,要比记者想象中漫长。 清晨,驱车一小时有余,终于抵达鹤山镇。车里,闫蕊手里攥着一条围巾、一顶棉帽;窗外,山脉绵绵,阳光倾泻,云雾散开,增添几分温暖。 来到一户人家,敲开门,屋里男孩搬来凳子,揪着闫蕊的一根指头晃啊晃,嘴里小声嘟囔道:“坐——” “这是给孩子的礼物。”说着,闫蕊拿出围巾、帽子,给男孩穿戴上,“好看着嘞!” 男孩名叫小寒,是一名脑瘫患者,跟着姥姥、姥爷生活。“县里成立评估组,以中国儿童发展量表为依据,对残障儿童分组评估,确定教学方式。对小寒这类儿童,我们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确保不落下一个特殊儿童。”宁阳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伟介绍。 2015年,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被确定为泰安市义务教育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试点,遴选教学能力强、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参与其中,闫蕊便是其一。 对于送教上门,小寒的姥爷起初是排斥的:“别来了,我们娃病得重,来也白来。” 闫蕊坚持:“我去了,多一个人关心、陪伴孩子,也是好的。” 学校为每个儿童建立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每次,闫蕊都会带上绘本、教具,教小寒语音、实物配对。耐心陪伴下,小寒有了不小进步。这些年来,闫蕊每年送教上门的行程超过2000公里。 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落到实处,全面提高特教质量,闫蕊的故事是一个缩影。自2013年以来,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送教规模逐年增加,从开始的两三名到现在有36名教师送教,截至目前,全校共送教学生180余人。 “后悔选择这行吗?”赶往下一个送教点的路上,记者问道:“22年,您教过96名学生,很难尝到桃李满园的甘甜,却要付出更多精力。” “能听学生喊我一声‘老师’,能等到一次久违的目光对视,能看到孩子一笔一画多写下几个字,就能让我开心很久,这就是特教老师的意义。”闫蕊望向窗外,“假如再选一次,我还会做一名特教老师。”
广西大学抓好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扎根八桂大地 以创新驱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郑皆连教授主持建设的平南三桥获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杰出基础设施奖”提名;广西大学校长韩林海教授主持制定的《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规程》T/CECS 663-2020获标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安永辉教授获2022年“项海帆杰出桥梁青年奖”;孟勇军老师获得2022年度“标准科技创新奖”优秀青年人才奖……近日,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喜获多项荣誉、成果,成绩突出。
临沂大学扎根沂蒙 办好大学 助推老区振兴发展
临沂大学是一所沂蒙精神哺育成长起来的革命老区大学,从抗战烽火中诞生,在服务沂蒙中发展、壮大,始终秉承抗大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与千万沂蒙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党和国家培养了4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助力沂蒙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科技日报】扎根红色老区 这所大学打造服务地方新模式
七月“小暑”过后,地处山东南部的沂蒙老区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对山东利兴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兴化工)总经理张峻恺来说,更大的收获在于高端溶剂应用研究中心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