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构筑四线”多措并举促就业
河南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转化到高质量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开拓,大胆创新,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内涵。
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 明年起取消发放就业报到证
为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日前启动“2023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出专场招聘会、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就业育人主题教育、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等系列活动,搭建招聘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据介绍,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教育部: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2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省教育厅印发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评价标准体系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就业优先战略部署,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制机制,近日,省教育厅印发《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评价标准体系(试行)》。评价标准体系设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42个,涵盖组织领导、保障条件、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效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内容,为全省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教育部发布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万余项 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促就业
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指南,共有866家用人单位发布项目指南23828个。目前已面向全国高校开放申请。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举措之一,旨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
聚焦重点群体 加大帮扶力度 全力以赴稳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冲击,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省政协召开“就业创业工作情况”专题协商会
9月26日,省政协在成都召开“就业创业工作情况”专题协商会,向省政府相关部门反馈相关调研情况,面对面协商交流,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就业创业工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省政协主席田向利出席会议并讲话。
十年来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
8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与成效举行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来,8000多万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四个教育”实现残疾大学生100%就业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四个教育” 实现残疾大学生100%就业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时刻牢记 “ 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 ” 的理念, 20 年深耕残疾人高职教育,以 “ 就业一人,幸福一家 ” 为已任,针对残疾学生社会适应性差、社会责任感不强、就业岗位局限大、企业接受度低等特点,学校聚焦融合教育、仁爱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技术水平,实现了疫情时期残疾学生 100% 就业,为残疾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 “ 人人出彩 ” 的职业道路。
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统筹推进,引导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结对帮扶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乡村学校调研、研发校本课程……日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2届毕业生徐涛入职贵州省安顺市镇宁民族寄宿制学校后,第一时间给自己制定了几个小目标。在扬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中,像徐涛一样选择基层的有1530余人,他们或选调西部、或扎根农林、或投身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