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近年来,烟台理工学院以学院揭牌暨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论坛为契机成立院校研究所,在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同时,探索研究建立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将学校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双效动力”,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我省高校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佳绩
7月26日-3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现场赛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大赛全国赛共评出一等奖63名教师(团队),二等奖142名教师(团队),三等奖201名教师(团队),优秀组织奖25个单位。我省推荐参赛的18名教师(团队),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一等奖数量和一、二等奖总数均位居全国第4位,相比第一届比赛实现一等奖“0”的突破和重大突破,省赛承办单位山东师范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奖。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崔淦、山东师范大学宁静波、山东建筑大学何文晶、山东理工大学张厚升等4名教师(团队)获得一等奖。
东营市创新机制推动教师资格认定再提速
教师资格认定是一项重要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每年两次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办理时间集中、申请人数多。而传统办理流程涵盖网上报名、体检、现场确认(提交纸质体检结果、无犯罪记录证明)、发证等多个环节,涉及体检医院、公安、审批等多个部门,程序相对繁琐、部门间奔波、办理时限较长。
我市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现场赛日前举办。本次大赛共有全国 267 所高校的 406 个教师(团队)参加, 205 个教师(团队)参加现场赛。经过激烈角逐,我市参赛队伍获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6 项,天津大学作为天津赛区牵头单位,代表天津市荣获“优秀组织奖”。
临沂市突出用户思维 强化改革创新实现教师资格认定“掌上办”
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减少疫情防控形势下人员聚集风险,临沂市强化数字化思维,创新实施教师资格认定掌上确认,实现由“网上办”升级为“掌上办”。2022年全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共完成认定25138人次,其中,“掌上办”认定23945人次,占总认定人次的95.25%,大大提升了申请人办理便利度,相关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济宁多措并举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创新创优
近年来,济宁市语言文字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所有县市区均创建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三类城市,济宁市教育局被授予“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所有学校全面通过语言文字达标学校验收,2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6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7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
岳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速增效
岳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速增效 近年来,岳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速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广西日报:东南亚孔院 绽放创新魅力
汉考人数逆势激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我们刚有起色的汉考,突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越南河内大学孔院中方院长罗军说,“为了保证考生安全,我们想方设法在考务管理方面创新,由原来的现场报名和缴费,改成全程线上进行。”
市教育系统2022年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推荐评审结果的公示
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开展2022年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经基层自主申报、教育工会资格审查、专家组评审,拟推荐常福曾(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等 3 单位参加创建评选。
河南农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实践教学 让思政课“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河南农业大学秉持“巩固立德树人主阵地、增强思政课程吸引力、突出鲜明政治导向性”的总体思路,在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上,不断强化思政课课程建设,着力提高教师水平,使思政课“立”起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着力建设思政大平台,使思政课“活”起来;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着力激发学生主动性,使思政课“动”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十年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记者19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年来,我国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安徽省深化改革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安徽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赵一德到西咸新区调研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情况
转载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207/15/content_78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