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大學高度重視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堅持“名師帶團隊、團隊建課程”的建設思路,将教師培養與課程建設有機結合。積極開展常态化的培訓與觀摩交流活動,爲青年教師提供交流學習平台;以教師教學比賽爲抓手,以賽促練、以賽促教,助力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
以課程爲依托,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助力青年教師站穩講台
優化教學内容,突出教學特色。課程建設是人才培養的主戰場,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将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改革有機融合,齊抓共管,是提升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針對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内容不夠深入、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學校征集了教學創新成果報告、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線上教學經驗分享、教學改革經驗等近100個優秀教學案例,共享全校教師學習交流。要求教師定期優化教學内容、重構教學模塊,在授課過程中增加案例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的比例,及時引入學科前沿内容,有機融入課程思政,讓教學活動更加豐富、教學特色更加明顯。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結合一流課程建設加大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的推廣力度,結合省級講課比賽積極推廣啓發式、讨論式等教學方式的改革,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一流課程和教改項目申報,項目建設驅動教學模式改革,改革成果支撐項目建設,通過“雙輪驅動”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近兩年,青年教師主持省級課程立項和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比例大幅提高,分别達到31%和40%。
推進教學信息化,助推一流課程建設。鼓勵教師使用雨課堂、智慧樹等平台工具,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通過智慧教學支撐教學改革創新。加大線上課程的建設力度,2022年立項建設43門線上課程,遴選300門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程,助推一流課程建設。鼓勵青年教師參與信息化課程建設,學校獲批建設的45門省級一流課程中,青年教師負責的課程達到19門。
以團隊爲支撐,加強教學研讨互動,助力青年教師提升教研能力
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研讨交流。完善《臨沂大學教學榮譽體系建設方案》,将優秀基層教學組織納入榮譽體系,充分發揮教研室、教學研究中心等基層教學組織的作用,積極推進虛拟教研室建設,加強教學研究與交流。各學院建立教研活動專欄,确保教研活動落到實處。制定《臨沂大學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辦法》,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構建“青年教師-骨幹教師-課程群帶頭人-教學名師”四級體系的梯隊建設,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制,做好傳幫帶。對每年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實行“一對一”指導教師幫扶機制,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構建學習平台,加強能力培訓。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能力培訓活動,如邀請專家做學術報告、舉辦公開示範課、組織觀摩交流活動、發布教學會議信息等,爲教師積極搭建交流學習的平台。鼓勵教師參加各種教學會議與培訓,以便教師及時了解最新教學理念,開闊視野。學院定期召開教學沙龍、青椒論壇等教學研讨活動,幫助青年教師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研能力、提高教學水平。
以比賽爲抓手,推動教學創新,助力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完善激勵機制,調動參賽積極性。學校完善了教學榮譽體系,增加了實踐類優秀指導教師的評選,在教學團隊和基層教學組織評選中明确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指導的要求。打造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教學比賽獲獎以及人才培養成效等立體化的成果,助推教學成果獎的培育。在新修訂的評聘文件、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立項中,新增了省級教學比賽獲獎的條件,以調動教師的參賽積極性。
發揮團隊作用,提升參賽水平。充分發揮教研室、教學團隊、專家評委隊伍的作用,以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等省級賽事爲抓手,督促教師系統梳理教學内容、更新教案、完善課件,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教研室對參賽課程進行集體打磨,詳細指導。加強課程教學團隊建設,課程實現“一課多人”、團隊支撐,提高參賽質量。建立老中青結合的專家評委隊伍,對參賽教師進行專業化的幫扶和指導,提升參賽能力。2022年,學校在省級講課比賽中獲獎11項,在山東省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位列全省同類高校第二位。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