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过构建“一三四七”晋升评价体系,即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将“量化考核为基础、同行评价看水平、综合评议重实绩”作为聘用评价的三个维度,精准划分出“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型”四大类型,开辟 “绿色通道晋升、破格晋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学科与课程教学论教师、长期一线讲师特别晋升”的七条通道,激发了师资队伍内生动力,促进了人才持续发展,厚植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成长沃土。
注重“教学实绩”,引导育人本位回归
泰山学院在此轮全员聘用中专门设置了“长期一线教师竞聘副教授”通道,对长期在教学一线的老讲师,重点评价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质量,通过过程考核与同行评价、学生评教等综合评价相结合方式,不作科研量化要求,单设名额,单独评审,5位老师如愿评上了副教授;机械与建筑工程学院张文倩等8名老师凭借多年教学实践改革与潜心磨课,获省教学比赛一等奖,在此次职称评聘中通过“绿色通道”直接晋升为副教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许许多多教师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无怨无悔地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热情,奉献青春。泰山学院在这轮职称评聘中,突出教学业绩,分类设置“质”与“量”的标准。一是在“量”上设立所有教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的教学底线;二是重视教学工作考核,特别是突出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优秀者按每次40分累计,最高可达200分;三是强化了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竞赛权重,获得国家或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可直接晋升较高等级岗位;四是遵循教研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重要原则,真正确立了“把成果用在学生发展上”的导向。
此轮全员聘用严格执行教育教学工作量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评价,同时以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员评价和教学团队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拓展教育教学认定范围,加大教学竞赛、指导学生获奖、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课程等指标权重。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设立教学型岗位,旨在推动教师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水平。
注重“质量导向”,突出代表性业绩评价
地方本科高校普遍面临着科研代表性成果匮乏、创新产出质量不高的困境,如何突破困境,实现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泰山学院在本轮全员聘用当中,以实施“有效科研”为导向,推行代表作制度,加强同行评价,鼓励教师在擅长领域进行研究,取得代表性成果。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于建华老师数十年来致力于研究《说文段注》与汉语词汇史,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立项,在今年职称评聘中,于建华老师凭借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晋升为教授。教师教育学院王荣辰等2名青年博士也因主持立项国家级项目,成功晋升副教授。
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不仅看论文,更要看实绩。此轮岗位聘用,学校实行代表性业绩评价,将教学成果、著作论文、标准规范、创作作品、获奖以及项目、专利等多种形式成果纳入评审范畴,全过程委托相关高校组织同行专家评审,由学术道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的同行专家,对申报者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学术影响力、发展潜力、实际贡献等进行多维评价。
泰山学院通过同行专家评议制度,重点考察申报人代表性业绩的学术水平、创新观点和实际贡献,把学术评价的权力赋予同行认可的合格评议者,评价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学术性、全面性更加凸显。
注重“应用成效”,激发社会服务动能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张超老师因指导学生在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在这轮评聘中,直接破格晋升到副高级岗位;生物与酿酒工程学院副教授秦伟帅因主持的山东省葡萄酒产区本土酵母资源类项目,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现产业应用和产出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成功晋升高一级岗位。
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以用为本的原则,在这轮全员聘用中,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泰山学院破除“五唯”倾向,在原有岗位分型基础上增加“社会服务型”,主要考核承担横向项目、成果转化收益,突出服务社会,重视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让扎根在“田间地头”做科研的教师更有奔头,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促进教师应用型转型。
下一步,泰山学院将重点实施“双师人才培育计划”,一方面输送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担任管理和技术职务,参与生产一线的技术开发、运用和改造,成为产业顾问、行业专家,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深入推进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打造教学团队,优化培养体系,深化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一个接一个地打开应用型转型路上的“彩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