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全面铺开校长竞聘上岗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湘阴全面铺开校长竞聘上岗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办公室编             2022年10月9日

湘阴全面铺开校长竞聘上岗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岳阳市湘阴县为加快县域内师资力量合理优化配置和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步伐出教育人事管理改革新路径。在2021年试点基础上,于今年暑期全面铺开校长竞聘上岗和教师县管校聘全学段覆盖、全人员参与、全区域流动,,为教育队伍舒筋活血做活字文章。

打基础,为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打开降落伞改革要顺利,基础需打牢。湘阴通过高位推动、科学谋划、竭力保障,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县管校聘改革撑伞。一是高站位部署。县委、县政府自20209月起,牵头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历经一线调研、全面摸底、科学把脉,研究出台了《湘阴县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以及布局调整、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评价、人事改革、纪律要求等“1+7”系列文件。新一届县委提出攻坚突围期、跨越赶超期、领先领跑期三步走思路,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县。今年新春第一会专题议教,出台尊师重教十条规定,明确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提升,要求县级领导联点领办示范学校,县委主要负责人带头为全县师生上思政课,年底专题听取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启动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三年集中攻坚行动,释放大兴教育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全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二是大手笔投入。今年本级预算教育支出9.05亿元,同比增加3.15亿元、增长53.5%。教师年度绩效奖金、乡镇工作补贴、人才津贴足额保障,在职教师人均收入高于公务员。班主任津贴由每月100元提高至400元,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差异化发放,设置200万元教学质量奖金重奖一线功臣,着力提高教师待遇。三是全方位保障。投入3800万元建设教师公租房230套,136套名师公寓列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教师办公室空调全覆盖;教育基金一年募资超4500万元,教师节召开高规格会议表彰先进,晋级晋升、评优评先向一线教师、偏远学校教师倾斜,倾力提升教师职业获得感、荣誉感。

定方案,为县管校聘改革推进开具药方子精细研磨,开出三张事关改革成效的药方,各校照方抓药,因事问诊,确保改革工作运转高效,有序规范。一是立体宣传组织召开全体教职工参会的动员大会,对报名条件、竞聘流程、结果运用等进行宣传解读,确保教职工知晓率100%;推送《一图读懂县管校聘》宣传微信,图文并茂介绍核心内容,组合推出主播话改革”“教改大家谈”“校长说等栏目,立体宣传统一社会共识。二是方案制定出台《湘阴县2022年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和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等“1+3”系列文件及配套长效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机制、推行赛马比拼。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竞聘上岗,一年试用,三年一聘,以竞聘目标命题,以完成情况评分,新聘校长一年试用期内未达到竞职目标自动解聘,年度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学校行政班子予以约谈、调整或解散者有得有位,失者落聘下位;教师设立5%交流,并坚持绩效挂钩、奖优罚劣,梯次发放教师绩效奖金,树牢优胜劣汰导向。三是挂图作战梳理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涉及部门的职责任务,绘制挂图作战表,用思维导读谱出改革分步曲,让任务、节点、流程一目了然;从上至下分别成立县级、乡镇(街道)、学校三级工作领导小组,相应成立教师竞聘工作小组、争议调解小组,集聚部门合力。

抓执行,为县管校聘改革铺开安好稳定器执行是改革工作迈大步的基础,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是改革之行快而稳的基础。一是科学设置不缺位。县级对全县各中小学校教职工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总量内,统筹考虑学校在校生数和班级数、学校类别、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一校一案将编制和岗位核定到校,并在每学年初按照标准统一、动态调整的思路调优结构;学校在教育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的精准指导下,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本校实施方案,经职代会通过无异议后予以实施。全面实施走动式指导,教育部门、乡镇联点班子成员、干部蹲点跟进,及时掌握进展、协调处理矛盾。二是流程执行严到位。238人参与竞聘171个正副校长岗位,通过竞聘演说、民主测评、综合考核等程序,19名不胜任岗位要求的原正副校长落聘、重返课堂一线,校长队伍平均年龄、学历层次实现一降一升,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不犯错、稳坐钓鱼台的局面。率先全省启动教师县管校聘,按照编制总量控制、岗位科学设置、人员竞聘上岗的要求,依据先城区、后乡镇的顺序,设置校内直聘、校内竞聘、跨校竞聘等环节,通过自愿选择、竞聘上岗、组织调剂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双向选择。建立教师聘用、流动、退出的常态长效机制,按照跨校竞聘人数原则上不低于核定编制的5%”的总体要求,促进教师合理流动。3885名教师全体起立280人跨校交流,120人待岗培训,一线教师由比资历比能力转变。三是执纪关怀全方位。一方面,审查把关加力度。县委组织部、县委教育工委等部门及乡镇、街道全程参与,联合审查,县纪委监委全程监督,考察组一线识才,专业人士客观评判,各环节均张榜公示,有力保证竞聘工作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人文关怀显温度。对校长,召开新任正副校长任前集中谈话会,勉励新任正副校长发扬优良作风,不负组织信任,并做好谈、送、转、干四字文章;聘请北京实验学校曾军良校长、湖南师大附中罗培基校长担任教育顾问,定期培训、精准把脉,引航科学治校治教之路。对教师,明确直聘对象范围,并重点关怀三年内退休人员、孕期哺乳期人员、重病确认不能上岗人员、三年服务期未满的新聘教师及正在参与县外支教教师等特殊群体,963人直聘;对落聘且不服从组织统筹、年度考核不合格等人员安排提升培训;对原属两校的教师夫妻、外县籍教师鼓励跨校竞聘,或在组织调剂环节给予相对倾斜,让教师夫妻同校,为外县籍教师缩短回家距离,让教师安心从教。

见成效,为县管校聘改革管理注入强心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县管校聘带来的流动有力破解了学校发展倦怠感、教师职业倦怠感。一是能进能出激发教师活力。校长由组织委派变成竞争上岗,工作推进不力者、工作状态不佳者、群众认可度低者随时面临摘帽风险;教师由学校人成为系统人,实行三年合同制管理,打破终身制,明确不低于5%”的交流标准,落聘者需进行为期一年的待岗培训,培训不合格者予以解聘,倒逼教师精进自身端好饭碗。敲动落后者迈快步,撬动倦怠者燃激情,推动优秀者建新功,校长履职积极性切实提升,教师职业危机感明显增强。二是区域流动助力城乡均衡。在管理办法中明确无农村学校任教工作经历的城区学校教师应服从调遣到农村学校任教或支教,申报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城区教师应具有在农村学校支教2年以上工作经历,从政策上促推全县教师城乡互动,城区教师可以申请到乡村学校竞聘上岗,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公开选聘至城区学校,保障了乡镇学校和城区学校的整体联动性,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从教师队伍建设层面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倒逼机制服务学校管理。县管校聘三年一次,校长、教师三年内的综合表现与绩效奖金挂钩、与新一轮县管校聘挂钩,为学校的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争先的多了,躺平的少了;主动的多了,摆烂的少了,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岗位从由用人难变成选能人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即已出现明显变化,教师课时量增多,争当班主任的多了,主动写论文的多了,课题研究变得抢手,爱岗敬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争先创优的意识显著增强,县管校聘改革正全力推动湘阴教育事业步入目标明、体制顺、环境好、基础强、教风正、队伍活、质量优的良性发展轨道。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954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