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刘益东没想到,平时在电视剧中才能看到的带着干粮上山的情景,竟然真实地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作为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林学专业学生,6月下旬到7月下旬,他和78名同学在安徽省金寨县马鬃岭林场开展专业综合实习。采集标本、认识树木……“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感受思想的旅行”。
大学的时间用好了吗,以后要从事农业吗,要做哪些准备?刘益东之前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在“与大山的对话中”有了明确的答案,他第一次真正懂得了“责任”两个字的分量。
他在朋友圈写道:“我能感受到拉过的每一株树的温度,它们就像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让你感受到向上成长的韵律,这也应该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的追求——向上成长,无惧风雨。”
“也许深山老林能够解决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早晨6点起床,简单吃了早餐,每个人备好中午的面包、饼干等干粮,从驻地出发。老师给大家下了任务:5天的时间,每个人至少认识树木不少于200种,采集不少于50份完整的花、果、叶,制作标本。
带着任务去爬山可没那么简单,钻树林、爬山路,有时手脚并用,有的地方要几人配合,“你拉我拽”才能爬上去,还有不少野荆棘,一不小心就划伤手。
直到太阳下山,队伍才赶回驻地。刘益东感觉身体快散了架,老师告诉大家,当天走了30多公里。
这段带有探险色彩的户外经历,无疑磨炼着他们年轻的身心,当然这是林学人才培养的必经过程。“过了这道关,才算是合格的林学人。”林学与园林学院党委书记江正君说。
据江正君介绍,从1936年建系以来,学院就一直延续专业综合实习的传统,“老一代林学人身上的师德和专业素养,激励着一代代学子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不过近年来,学院老师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从事林业比较辛苦,很多同学的专业思想不稳固,总是想着转到其他看似‘热门’的专业。”
思想教育成了破题之策。但老师们又发现,课堂上讲了很多,课下谈心也聊了不少,始终感觉效果不明显。一位老师出了个点子:“要强化专业综合实习的思想政治功能,也许深山老林能够解决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没想到,看似平常的“招数”却取得了“奇效”,近年来专业转出率明显下降,近5年,学院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2%,考研率达43%,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比例达到60%。
江正君始终把这堂实习课看作思政课,“看似简单的实习,我们有更深的考虑。大地无言,蕴藏着激昂的精神力量;山林耸立,感召着青年人的热血担当。从课堂走进社会,从课本走向田间地头,学生们才能明白大学问与大道理”。
课程“诀窍”也蕴含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感悟人生道理间碰撞,老师讲一半,学生悟几分,‘塞’得太满也许会适得其反。”2019级林学专业辅导员顾天滋说。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顾天滋全程陪伴着同学们,白天与大家一起外出,晚上与大家谈心交流,白天讲专业,晚上谈思想。“最让我感受深刻的就是晚上的思想碰撞,能听到同学们五花八门却最真挚的感受与想法。”她回忆。
舒敏同学说:“我觉得山林间的每一棵树、每一种昆虫都是好老师。走出教室校园,走进田野山林,才发现有趣的知识、最快的成长来自实践和生活。”
这是舒敏大学期间参加的最长一次的实习活动,3年的学习中,她参加过大大小小十几次实习实践活动,从跟着老师在实验室做实验,再到企业里观察生产情况,舒敏越来越觉得这个行业有意思,“一头连着大自然,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原生态的‘搬运工’,呵护祖国的绿水蓝天”。
从刚爬山时的囧态百出到后来的健步如飞,从爬山时的打打闹闹到互相帮扶,顾天滋看到学生们身上的变化,“他们对专业的态度、对林业的认知、对国家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像长不大的孩子突然懂事了,知道了责任与担当,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足够了。”她觉得很欣慰。
8个综合试验站:一条项链“串”出思政工作合力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是安徽农业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校探索出最接地气也最管用的思政工作模式——坚持把思政教育与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相结合,把课堂搬到广袤的大地山川,把实践放在火热的田间地头,让思政课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我们本来就是以农立身的高校,更要以农强校、以农兴校。”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常业军表示,要坚定扛好“农”字大旗,擦亮“农”字招牌,人才培养很重要,其中一个重要的破题之举,是通过管用有效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显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学生管理服务、解决学生急难愁盼、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等常规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该校着力寻找一个“突破点”,进而将各类思想教育活动作用充分激发。“到基层一线锻炼历练就是这样的‘燃爆点’,好似一条把珍珠串起来的线,形成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合力。”常业军说。
因此,依托在安徽省各地建立的8个综合试验站,把学生送到田间地头,成了该校思想教育的“必修课”。
该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华君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我们建站的主要目的是开展社会服务,把农业技术送到百姓中。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它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作用,就像一个大熔炉,把学生爱农强农的激情点燃。”
现任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副站长的陈家宏,从建站开始就跟着导师在站里工作。本科毕业后他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薪酬待遇都不错,干了一段时间始终感觉不甘心,“总觉得自己应该从事农业,忘不了田野的那种吸引力”。
考上研究生后,他就跟着导师住在了站里。说是试验站,刚开建的时候,就是一块试验田,吃住都在旁边的农家。看着大楼一天天建起来,陈家宏有一种成就感。但最让他欣喜的是,听说农业大学来了人,周边的企业、农业大户遇到农业生产问题就会跑过来问。“我和导师两头跑,一会儿在工地,一会儿在养殖场,遇到其他学科的问题我们就把学校的专家请过来。”他说。
在陈家宏和团队的努力下,滁州市定远县肉羊年出栏量从7万只发展到17万只,产值达到1.7亿元,带动400多户农民增收,同时还建立了中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引进绵山羊种质资源50种。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搞农业的,如果农民、农企都不找你,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如今,陈家宏已经把“根”扎在了试验站。
“从一开始的一年零零散散几百名学生,到现在每年两万多人次师生前往一线,江淮大地成了学校开展思想教育的‘大课堂’。”王华君说,亲身实践让学生们明白了“大道理”,投身农业、服务农业也成了广大学子的坚定选择。
“科技小院”让研究生思政教育接上地气
7月7日,2021级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汪红到了该校在安徽岳西县建立的茶叶科技小院,他和8名同学要开启半年多的“科技小院”生活。
其实,就在进驻的当天,“岳西茶叶科技小院”才挂牌,汪红成了驻点的第一批学生。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当地有一种特殊的茶叶伽玛茶,采收夏秋茶后,通过厌氧处理提升茶叶中具有舒缓神经、降血压等健康功效的γ-氨基丁酸含量,进而制备成功能型伽玛茶,提升茶叶附加值。
但企业遇到了难题,在厌氧处理后,虽然γ-氨基丁酸的含量提高,具备功能茶的主要特征,却产生了很重的闷味,使得成品茶风味欠佳,市场销路很难打开。
导师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汪红后说:“你们要想点子解决,这是小院成立后第一个难题,小院搞得好不好,这个难题是一次检验。”
分析工艺、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从早到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导师对方案很满意,茶厂负责人觉得可行,联系相关厂家按照设计订做生产线。
“希望新的伽玛茶很快能从新装置上生产出来。”在汪红看来,虽然在这里只工作了一个月,但深刻认识到“科技小院”承载着实干兴农、用科技的力量去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使命。
该校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操海群认为,“对专硕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能在一线扎下根,也要能解决一线的问题。”为此,学校探索形成了“一线建小院,小院筑大院”的科技小院建设思路,在江淮大地主导农业产业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已经建成包括安徽和县蔬菜科技小院、安徽怀宁蓝莓科技小院、安徽金安鹅等在内的22个科技小院。
小院建在村里,十几名研究生组成一个团队,在村里常驻,每年集成、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1000多项,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科技生力军,成为农户的得力助手。
在操海群看来,思政工作的活力在于,要和火热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空洞的说教就像“打在棉花上”,发不上力。“这些同学投身火热的生产实践,厚植‘爱农’情怀,今后就会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乡村振兴一线践行使命担当。”
在广阔的农村大舞台砥砺思想
对于农科学生来说,农村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也只有在农业一线打磨历练,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该校2014级农机专业学生许辉,因为对农业“抱有天然的感情”,大三的时候选择加入该校青年农场主班,一开始很不适应,交叉性的课程非常多,而且偏农科、工科,没多久他就打起了“退堂鼓”。辅导员鄢高翔老师找到他说,“想从事农业,如果基本的农业知识都不懂,以后肯定会栽跟头。”
青年农场主班始创于201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力求探索“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这个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半时间在教室,一半时间在试验田,还要学习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等。
在老师的关心下,许辉慢慢跟上了学习节奏,一年的课程学习让他了解到栽培、育种、农机、食品和植保等多方面知识。大四实习实训阶段,他选择到基地创业孵化。然而,满心期待的创业之旅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备受打击,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他回忆说。
鄢高翔只是告诉他,“到农村去寻找答案。”许辉在巽风湖基地继续创业孵化,一年半的时间与农民同吃住、同劳动。这一段经历让许辉坚定了继续攻读学位的决心,如今考上小麦栽培学博士生的许辉,从事小麦科研与示范推广研究,他主持的《逐梦青农人—黄淮海小麦提质增效服务团》项目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大赛中荣获金奖并成功进入全国总决赛。
铺就一张面向“农”字的思政教育大网
“我们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思想教育,一个是专业能力,这两个抓住了,学生就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该校党委副书记裴树东说。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120余名农业专家、200余支团队、万余名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是该校一年一度的“盛事”。
“对于农业大学来说,‘三下乡’就是检验农业学子知识和能力的磨刀石,是体验农情、感悟时代的大舞台,是强化专业教育、砥砺强农使命的大课堂。”裴树东说。
金寨县大畈村是该校定点帮扶村,在学校驻村干部和全村的努力下,大畈村成功脱贫。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乡村振兴,拓展提升大畈村农特产品的销路和销量成为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这个暑假,畈农e社团队赶往大畈村,就是要破解这个难题。
出发前,团队就有了统一的想法——直播带货,让优质农产品“飞”出深山。
这个想法抛出来,山民们不以为然,“家家户户有网络,人人有手机,谁不知道直播带货,这不是啥新鲜玩意儿”。
团队负责人张婷同学不急,她心里有谱,因为背后有学校计算机学科人才团队和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实验室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这个“制胜法宝”。
经过20多天的努力,团队为每一份农特产品配上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扫码即可获得生产农户、生产过程以及化肥、农药使用情况,采摘及封装日期等信息,可查阅农作物生长、加工、筛选、制作等过程的短视频等。“消费者信任你了,不愁产品卖不出去。”张婷说。
同时,团队还在村里开启了培训班,怎么直播、如何吆喝……团队成员现场演练,让山民们看得直呼过瘾。团队还参与直播基地建设,在装修布置、运营模式上出谋划策,村里的直播基地即将建成。
带队老师看到这些00后能够如此投入,感慨连连:“有时候我们开展专业教育,感觉讲十次不如他们在基层干一次,看着他们满头大汗地帮着山民们解决问题,通宵熬夜讨论方案,我觉得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他们正在迅速成长。”
从专业实习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志愿服务到党员团员活动,安徽农业大学铺就了一张面向“农”字的思政教育大网。
该校去年年底的一项调研显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达到85%,投身“三农”一线工作的意向率提升至78%。
“农业大学的学生就要到乡村振兴一线摸爬滚打、实践历练,把学校小课堂与田间大课堂有机融合,学生就能实现能力与责任的‘脱胎换骨’,‘三农’情不断深化,强农志不断激发,就像田野间茁壮成长的禾苗,成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动力。”常业军感慨。(王磊 王海涵 曹雷 )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