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市: 多樣化課後服務加大教育資源供給

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是解決家長托管難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雙減”部署的重要内容。煙台萊陽市堅持政府、學校、社會三方統籌,積極探索推進企事業單位公益機構、具有專業特長社會志願者資源參與課後服務,豐富學生課後生活,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在彌補學校能力不足、擴充教育資源、全面加強公共教育供給等方面試點先行,爲全省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

一、完善政策設計,打通資源渠道

萊陽市按照屬地管理、公益屬性、學生自願、多方式供給原則,推行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2022年1月,萊陽市教育、發改、财政、人社4部門聯合印發《萊陽市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經費保障辦法》,明确公辦中小學校可以适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後服務。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學生自願選擇參與,通過學校代收費的方式予以保障;由教育主管部門會同發改、财政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綜合考量第三方機構的服務條件、内容、時間、成本等因素,遵循公益性原則,分别制定不同服務項目的收費标準。萊陽市就課後服務引進第三方工作展開調查研究,先後向校長、教師和家長代表100餘人次及部分校外培訓機構代表征集意見17條次,拟定了《公開遴選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中小學校内課後服務方案》,面向社會公開遴選合格培訓機構。

二、完善資質要求,嚴格入校門檻

在機構遴選環節,從三個方面進行把關核驗。一是瞄準校内“薄弱課程”。針對學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興趣類課程,積極開展“訂單式”服務,高标準引入第三方機構優質的藝術類、科技類和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加以強化。二是嚴把機構“資質條件”。參與遴選的第三方機構必須是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的非學科校外培訓機構,從辦學資質、師資力量、課程設置、信用信譽、資金監管、疫情防控、公益普惠等方面設置了7項标準要求。三是優化遴選“申報程序”。接受第三方機構自主申報進行資質初選,建立由教育、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等部門專家組成的評審組,采取資料審核、實地核查和師生座談等方式,從報名參與的53所機構中擇優選出38所機構,涵蓋舞蹈、器樂演奏、戲劇與影視、編程、創客教育等5大類特長課程準入校園。

三、築牢監管防線,強化服務質量

一是加強日常行爲監管。制定第三方入校服務評價細則,教育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和質量評價,對家長學生反映或日常監管中發現的服務水平低下、惡意在校招攬生源等問題的,及時督促整改,屢次不改的取消參與資格。二是建立評估退出機制。學校定期開展學生和家長課後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對滿意率低于80%的服務項目,學校可提出更換服務人員等相應要求,繼續不達标準的終止合作。終止合作的機構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參與資格。三是簽訂服務協議。學校從教育部門公布的合格機構及培訓項目“菜單”中,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确定課後服務項目和人員,經主管科室審批後,每學期簽訂一次服務協議,規避校方合作風險。

目前,萊陽市共有11所學校引進第三方機構15所,開設藝術類、科技類課程417班次,服務學生1.8萬餘人,總體運行平穩良好,有效減輕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萊陽市和平小學自引進第三方機構以來,由校外培訓機構回流到校内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約有200人,每學期每家庭減少校外培訓費用負擔2000元以上,深受廣大學生家長歡迎和好評。新學期,萊陽市将在55所中小學校全面推進第三方機構走進校園,滿足學生、家長的多樣化需求。

原文鏈接:https://www.duolaoshi.com/7726.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0

評論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