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1.6万余名小先生的行知路

8月1日,合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徐成钢带队来到安徽宣城广德市看望该校行知学堂大学生志愿者和学堂里的小学员,这是他连续第七年来到宣城,也是合肥师范学院连续7年在宣城市举办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至此,行知学堂已经遍布宣城市全部7个县(市)区。

合肥师范学院1.6万余名小先生的行知路

行知学堂实践活动是合肥师范学院共青团组织打造的“青字号”品牌项目,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城乡,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民工子女举办公益学堂,至今已持续10年。小先生们(行知学堂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记者注)将专业特色纳入教学实践,以上好安全教育、行知文化、思想引领三门必修课为基础,延伸出科学普及、文史典籍、劳动教育等个性化特色课程。

“宣州区行知学堂始建于2016年,一开始是在社区面向城市务工子女开办。2017年开始,多所学堂均下沉至农村中心小学、儿童服务站等场所。杨柳行知学堂一办就是6年。”该校行知学堂指导教师魏晓倩表示。

合肥师范学院1.6万余名小先生的行知路

“从0到1的艰难,从宣州区到宣城市县(市)区全覆盖,我们用了7年时间。”该校团委副书记刁文彬感慨,宣州行知学堂自2016年起已连续开办7年,共开办行知学堂28所,参与小先生162人,服务留守儿童1000余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广泛的影响。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滨湖润园小区的孩子们今年有个充实的暑假,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成立社区行知学堂,依据回迁小区儿童多等情况,大学生志愿者围绕课业辅导、安全教育、科普知识、趣味体育、手工制作等内容开设托管课程,解决辖区双职工家庭子女假期“看护难”的问题。

正衣冠、鼓出严、鞠躬作揖,一拜传道,二拜授业,三拜解惑……在合肥市经开区锦绣社区,60名城市务工人员子女正向来自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的14名大学生作揖拜师。拜师礼是2022年文学院行知学堂开班典礼特别活动。小学员(行知学堂中的学员——记者注)身着传统服饰,向小先生作揖拜礼,小先生拱手回礼并扶起小学员。

“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年轻人的接力和努力。”近日,在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小学操场上,“小先生”姚蕾组织留守儿童学员们开展“印象绩溪”文艺演出,小学员们将红色故事、奥运精神、行知文化等元素融入歌曲舞蹈节目,展示徽雕、剪纸等学堂手工课作品。

10年来,行知学堂为小学员们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把握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规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党史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中。

合肥师范学院1.6万余名小先生的行知路

“王二小是小英雄,我也想当小英雄。”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中心小学的舞蹈教室中,小学员方泽龙在排练舞台剧《少年英雄王二小》时说道。方泽龙时而挺直腰杆不畏权势、时而匍匐前进运送物资,将王二小的神态演绎得惟妙惟肖。

“《王二小》是小学语文课文,‘双减’政策下,我们希望以学校教学为基础,用丰富的形式让小学员实现知识延伸。”杨柳行知学堂小先生代金洋在设计舞台剧前,向中心小学教师借阅了课文教案,并在网络上搜索大量资料。

“‘行知学堂’也许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课。站上学堂讲台是实践教学的开始,会成为我们师范生日后走向教师岗位、坚守教育初心的宝贵经历。”中国好人、合肥肥东一中教师、该校毕业生朱金凤于2013至2015年期间在老家芜湖市开办行知学堂,她身患残疾却义务教学的经历感染了众多学子。

10年来,1.6万余名小先生开办行知学堂4000余所,覆盖安徽省全部地市,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近6万人。

“我愿用坚守、传承来诠释我与行知学堂的不解之缘,将教育和爱传递下去。”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该校毕业生孙习茹2014年以小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六安市金安区的行知学堂。

2017年,读大一的她利用暑假在家乡开办“苍耳”行知学堂,书写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

合肥师范学院1.6万余名小先生的行知路

“行知学堂实践活动是学校‘青’字号育人实践品牌,是学校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彰显师范办学特色的载体,也为团员青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锤炼品德修为、展现青春担当作为搭建了重要平台和阵地。”该校党委书记徐成钢表示,今后将积极引导团员青年在奉献中践行“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在奋斗中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王露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合肥师范学院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621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