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济南市市中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一年多的推进实践以来,市中区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推动、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全域布局幼小衔接推进体系,建立幼小联合教研机制,通过项目驱动、结对先行、示范带动的方式,在园校协同、课程构建、家园共育等多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促进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双向无缝衔接,走出了一条平稳顺利的幼小衔接“市中路径”。
一、系统谋划、以点带面,变“简单衔接”为“科学衔接”
市中区坚持高位推动、整域布局、统筹谋划,建立小学和幼儿园结对推进模式,选择部分试点园校结对组成共同体,并作为试点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幼小衔接有序推进,探索形成“1+11+N”幼小衔接推进体系。具体来讲,坚持在全区层面整体谋划,研究制定《市中区幼小衔接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作为实施参照,遴选11对园校共同体先行先试,逐步推广至N个幼小衔接片区,实现194所幼儿园和69所小学覆盖。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成立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步组建由教研人员、骨干校(园)长、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将幼小衔接成效纳入结对园校年终考核,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二是推动试点先行。遴选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经五路小学)、山东省委机关幼儿园(胜利大街小学)等组成11对园校共同体,开展先期试点,总结经验、探索路径、稳步推进。三是加强辐射带动。统筹考虑地理位置、招生划片、园校实力等因素,将全区194所幼儿园和69所小学划分为N个幼小衔接片区,将先行先试经验逐步推广至各片区,实现全区幼儿园、小学全覆盖。
二、园校协同、全链融通,变“单向衔接”为“双向衔接”
课程设置是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关键环节。市中区在推进园校结对共建的同时,主动推动小学课程和幼儿园教育进行双向衔接,探索联合教研、课程融合、实地交流等多种幼小“双向奔赴”方式,有效破解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课程“隔阂”。
一是开展联合教研。建立园校共同体校(园)长、级部主任、班主任三级推动机制,加强园校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开展零起点教学研讨30余场次。共同研究制定“桥梁课程”,解决园校之间各自为战的弊端,实现幼小“无感”衔接。截至目前,全区所有小学均已开设入学适应性课程,形成优秀教学案例50余项。二是注重课程渗透。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适应教育。入学准备期间,打破以往开展单一活动的模式,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以主题为核心,将幼升小亟需适应的内容梳理为渗透课程,引领和助推幼儿全方位做好入学准备。三是加强实地交流。建立园校共同体“园校牵手,班班对接”互访机制,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之间深度融合。依托互访机制,开展“探秘小学”“幼小辩论会”等交流活动,消除小学“神秘感”,促进幼儿从孩子到学生的身份转变和基于游戏到基于学科的学习方式转变。
三、家园共育、协同联动,变“被动衔接”为“主动衔接”
市中区坚持“实践出真知”,在课程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衔接,从学校、教师、家庭全方位入手,多点并进、同向发力,助力幼小衔接质效提升。
一是建立“家园共育圈”。围绕幼小衔接中幼儿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准备”,研究制定家园共育课程,打造由基础课程、专题课程、实践课程三部分构成的家园共育课程体系,出版《幼小衔接70问》《零起点入学指导手册(家长篇)》等家园共育系列指导手册,引导家长转变角色观念,积极开展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推动形成“家园共育圈”。二是开展“同上一堂课”。依托园校共同体,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衔接理念,激发孩子对小学课堂的向往。三是搭建“家园沟通桥”。坚持“全面全程、重点突破”的原则,与家长保持常态化沟通,发挥家长主观能动性,让家长成为幼小衔接的认同者、支持者、参与者。
四、典型引领、因地制宜,变“单一衔接”为“多样衔接”
在推进幼小衔接过程中,市中区灵活借鉴集团化办学经验,率先组建11对幼小衔接园校共同体作为试点示范,为整体工作推进开展有益实践探索。在11对园校共同体中,开展跨学段教育教学试点,提炼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共同体模式,并因地制宜、逐步推开。
一是“同一校园”模式。纬二路幼儿园和纬二路小学同处一个校园,园校一体的设计理念,全面消除了空间壁垒,幼儿常年浸润在小学校园内,降低了陌生感、增加了熟识度。二是“一墙之隔”模式。山东省第二实验幼儿园和育秀小学仅有一墙之隔,园校共同体建立后,打通院墙,开辟“时光之门”,建立“联学机制”,常态化开展“隔壁院子”主题系列活动,使幼小衔接路径更加畅通。三是“片区就近”模式。经五路幼儿园和经五路小学既非同一校园,又非一墙之隔,但同属一个招生片区。园校共同体通过联合教研、联合授课等方式,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观察识别儿童发展潜力的能力,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使“四个准备”更加充分,适应能力有效提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