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这是跑第几圈了?疫情封校这段时间,我看你每天都来跑步啊!”
这是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在学校操场晨练时与一位同学的对话。陈克正多年来有坚持运动的习惯,是校园师生都熟悉的“体育达人”,也是青科大“体育思政”教育改革的牵头人和带头人。
近几年来,青科大校园体育运动氛围持续高涨,这得益于该校“课堂教学+自主锻炼+校园联赛”三平台一体化体育综合改革新路径的构建。2021年,青科大被确定为山东省首个高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促进“体”与“育”深度融合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育人新路子。
构建三大平台,破解大学体育育人困境
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甚至不如中学生。“重文化轻体育”“重技能轻德育”“重宣教轻历练”“重分责轻融合”的大学体育教育弊端,导致体育本征的身体机能塑造、心理品格锤炼、道德情操修养相互割裂开来。
在陈克正看来,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大学生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的关键期,如何让学生掌握伴随一生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成长为具有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
针对上述问题,青科大推出体育综合改革,构建“课堂教学、自主锻炼、校园联赛”三大平台,通过“教、学、练、赛”实现体育增值,形成制度化联通、信息化贯通、思政化融通的体育综合育人新路径。
“我第一次接触帆船是在学校的帆船课上,课程结束后总觉得意犹未尽,老师便推荐我加入帆船爱好者协会。通过专业训练,我成绩突飞猛进,代表学校参加了一些比赛,还得过金牌。”青科大帆船队队员江兆雨告诉记者。
“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实行分级分项教学。”青科大团委书记毛常明介绍说,学校还鼓励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加入体育俱乐部,通过参加俱乐部竞赛及各种活动,获得与体育课程学习等同的体育成绩和学分。
虎年寒假,2018级学生韩训邦过得有点不一样。每天,他不仅坚持完成两公里跑步,还经常邀请家人一起参与,从原来假期“宅”在家中睡大觉、打游戏到积极主动锻炼身体,他的转变让家人既惊喜又诧异。
韩训邦的转变同样得益于青科大的体育综合改革。按照学校“体能健康课”的要求,每个学生须分6个学期完成体能训练规定,获得毕业所需的1个学分。学生每四周必须完成10次跑步,每学期跑步次数不低于40次,这一过程由App软件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测,逐步引导学生养成锻炼习惯。
同时,青科大落实以赛促练,通过实施“班级—院级—校级”阶梯式逐级选拔推行模式,打造“月月有联赛、周周有比赛、人人都参赛”的体育教育格局;学校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刚性制度,改革学生体育评价与考核体系,将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评奖评优、毕业等挂钩。
“体育思政”深度融合,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马连湘表示,在整个体育综合改革实践中,学校立足“跳出体育看体育、用好体育抓思政”,深挖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统筹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进取精神、意志品质等,既推动了体育锻炼与体育竞技、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对接融合,又深化了体育元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对接。
“校园‘红色打卡点’的设立与爱体育App的普及,让我每天都会主动去操场上跑步锻炼,这个习惯从开学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几个月来,运动不仅增强了体质,也培养了我自律、坚忍的精神。”青科大信息学院软件194班方俊豪说。
“结合校园人文景观、建筑群、功能区域等,学校设置了36个红色打卡点,形成5个闭环线路,既相对独立又完整统一。”毛常明说,打卡点的创新在于它将思政课和时事政策等内容融入健身跑中,学生根据跑步有效次数获得答题机会,跑得越多,答题机会越多,成绩也就越好。按照规定,学生的答题成绩占到形势政策课成绩的15%,这也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锻炼积极性。
如今,“体育思政”已成为青科大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在近期学校封闭管理的一段时间里,青科大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了23场体育联赛活动,涵盖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运动舞蹈、健康跑等8种类别,在校园里构筑起一道特殊的“强体魄,抗疫情”青春风景线。
“体育思政”让大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逐步形成健全向上的人格,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学校共有4767人次参与,累计服务时长达13340小时。
经过4年的实践探索,“体育思政”在青科大逐步“开花结果”:通过四项基本素质体测和数据比对分析,青科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得以改善,心理素质明显提升,抑郁指数持续下降。学校在大体育工作中收获各类荣誉80余项,包括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山东赛区冠军、全国亚军,全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总成绩亚军、长航赛冠军等。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李鲲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