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大学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在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面向“十四五”发展,学校实施学科建设重点工程冲击国家“双一流”,努力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积极发挥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支撑作用。
一、打造学科建设高峰。以建设国家一流学科为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需求牵引,突出贡献导向,融合聚集各类建设资源,聚焦山东省“5+3”高水平学科建设,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等5个高水平学科和软件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3个高水平培育学科。围绕纺织科学与工程和系统科学建设,实行“特区政策”,加快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通过组建大团队、承接大项目、构筑大平台,力争产出大成果、获批大奖项、实现大转化,着力打造学科高峰。
二、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立足服务国家和山东、青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任务导向,以高峰和特色优势学科为龙头,全面整合创新资源,重构学术共同体,通过深度融合、交叉复合,集成相关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平台,大力推进“3+4”学科群建设,重点打造“纺织+”“系统+”“医学+”优势学科群,积极推动“师范教育+”“新能源+”“文化创意+”“经济管理+”学科群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集群,辐射带动相关学科协同发展。
三、深入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和回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命题,加快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推动中华本源文化、文化创意、青岛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领域的研究,发挥歌剧创演、水彩艺术、地方文化研究等特色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歌剧中心、水彩重镇、文化高地。着力解决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人才引进、学术评价、岗位考核等问题,构建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学术生态。深化人文社研究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培育重大研究项目、高端科研奖励和标志性学术成果。主动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乡村振兴和经略海洋战略,建设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研究基地和特色新型智库。
四、强化学科评估和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经费统筹机制,确保所有学院均有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抓好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强化学科重点投入。以一级学科建设为基础,统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本科专业建设,建立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面向结果的学科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学科评估的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一级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科学运用国际、国内学科评价,推动和引导各学科在不同层次上发展。
五、健全学术管理体系。以科研平台、基地、机构建设为牵引,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培育学科新方向。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强化其在学术规划、咨询、评议、协调等方面的职能。推进同类学科的整合,加强学科整体性建设,形成一批代表学科和所在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中心。保持对院系学术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院系围绕学科重点发展方向,统筹资源建设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增强学科发展动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