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团马融合”打造沉浸式思政育人新范式

  近年来,洛阳理工学院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团马融合”为纽带,积极探索沉浸式思政育人新路径,紧扣“理论与实践互融、思政与青春共鸣”的理念,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成长血脉,打造了覆盖2万余人次的“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品牌。

  一、理论+实践: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青春讲堂走出教室。洛阳理工学院团委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构建“青年讲师团与思政教师双导师”育人矩阵,组织65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活动。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青年学子在丈量祖国大地的步履间读懂中国精神,在倾听人民心声的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春火种。

  品牌矩阵凝聚合力。打造“青马工程—灯塔研习社—理论社团”三维联动体系:构建“专家领学+艺术融学+实践促学”信仰公开课多维矩阵,创新举办“音乐思政课”演绎红色经典。强化团马协同育人,思政教师走进学生社区开展“科技报国”主题宣讲。排演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国之当歌》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与共青团洛阳市委联合开展“大学生河洛行”走进科技园感知新质生产力,形成“思想引领+文化浸润+实践淬炼”的育人闭环。

  二、行走的思政课:三下乡中的青春担当


  2024年暑期,洛阳理工学院团委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打造了一系列“行走的思政课”,在这场跨越山河的青春实践中,青年学子以专业赋能社会需求,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寻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学校“跟着总书记‘读万卷·行万里’”暑期社会实践团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考察足迹,分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安阳殷墟等中华文明地标,在考古现场对话历史印记。30余支实践团队奔赴红旗渠、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精神力量。

  科技助农:将青春热血镌刻在河洛沃野。“红色螺丝刀”志愿服务团传承35载公益初心,足迹遍布洛阳11个镇街86个社区,开展线路检修、安全用电宣讲等特色服务,获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匠芯智能蓝”团队构建“科创+文明实践”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航模展示、3D打印体验等生动形式开展科普宣讲100余场。“河洛耕耘”协会打造“短视频+直播”矩阵,实现48.2万次商品曝光,助销红薯等农产品,推动“汝此幸福”品牌走进大众视野。

  民族团结:共绘同心圆青春图谱。“情系凉山·彝风传扬”实践团跨越千山奔赴四川大凉山,在建昌古城解码彝族民俗符号,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脉搏。马克思主义学院“促籽籽同心”团队深耕中原沃土,在汝阳县东保村开展深度调研,以青年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路径。两支由退役大学生组建的实践团,以国庆阅兵经历讲述强军故事,传递家国情怀。

  三、志愿星光:于四方天地绽放青春华彩


  洛阳理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以专业素养与青春热情,在多元场景中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学校团委联动多方资源,构建“专业赋能+需求对接”服务体系,让志愿微光汇聚成闪耀星河。

  站在国际舞台:用专业服务传递中国温度。在2024年国际自行车联盟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中,80名志愿者以多语种优势搭建沟通桥梁,精准完成赛场指引、裁判辅助等12类岗位服务,其专业表现被赛事官员称赞“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国际素养”。同期举办的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上,243名师生志愿者在火炬传递、嘉宾接待等工作中融入河洛文化元素,与全球40余国客属代表展开深度文化交流。

  打造城市名片:以青春力量赋能文旅出圈。连续5年组织千余名师生投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志愿服务,构建“牡丹IP+”创新服务体系。依托设计学科优势,跨学科团队将牡丹纹样融入丝织品、文房器具等文创研发;聚焦文旅服务提质,组建专业团队在应天门、洛邑古城等文化地标开展汉服妆造、沉浸式导览等特色项目,累计服务游客超3.8万人次,彰显了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担当作为。

  四、仪式感拉满:在重要节点厚植家国情怀


  在重要历史时刻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场景,洛阳理工学院团委紧扣时代脉搏,通过沉浸式场景构建与创新实践融合,让思政教育可触可感,在青春脉搏中厚植家国情怀。

  红旗漫卷:青春誓言激荡时代回响。学校将重大节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以国旗教育为载体构建沉浸式育人场景。持续在学期开学、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国旗下的演讲”主题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文化育心:传统节日焕发新韵。深耕“我们的节日”文化育人品牌,构建“实践+传承”教育模式。端午节举办“粽乐融融”主题活动,学校领导与留校学生共同包制创意粽子,将香包赠予学子传递节日温情。中秋节开展“师生话中秋”系列活动,在劳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支部星火:基层阵地绽放活力。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2024年组织494名新团员参加入团仪式暨“挺膺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全年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宪法晨读等主题团日活动50余场;新任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创新采用理论教育、实践锻炼等多元培养模式,真正实现“青年主导、青年参与、青年受益”的育人格局。

(洛阳理工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909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