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家共商教育大计,我现场聆听,倍感温暖,也深感责任重大。湖南作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将进一步统筹优化职业院校的院校布局和专业布局,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抓好“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助力大国外交,彰显职业教育的担当和作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我们将扭紧科技与产业的“双螺旋”,以“新”求“质”,奋力建强湘江实验室,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原始创新和应用研发,建立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促进“四链”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赵中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我们教育、科技界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我将和团队成员一道,始终坚持“实验室-产业”双向联动,面向关键能源金属清洁高效利用的“卡脖子”技术,持续开展联合攻关,为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吴德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省教育考试院将发挥教育考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功能,切实回答好“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充分发挥考试全过程育人功能,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持续加强国家教育考试队伍建设,全力确保各类考试招生平安有序。
湖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黄萍华:《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部署。我们将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将家国情怀、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更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力量。
湖南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福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及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对接国家战略、地方需求、产业行业和技术应用,发挥民办高校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中的独特作用,努力把民办高校建成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产业行业创新发展的策源地、服务地方经济的排头兵。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长沙在全国率先探索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牵引了育人生态优化和教育质量提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增值评价,运用人工智能探索师生“数字画像”,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家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论述,充分凸显了教育强国建设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我将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和阐释,将研究成果充分融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023级小学教育专业润之英才班学生马欣妍:全国两会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定自信步伐,更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热忱。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师范生,我得到“大思政”育“大先生”和“红校史”铸“红师魂”的浸润,渴望成长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