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起点、实举措、宽口径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湖南教育快讯2023162

近年来,湖南省坚持高起点谋划、实举措推进、宽口径集成,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721日,秦国文副省长代表湖南省在全国双减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同向发力 同题共答 切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经验发言。秋季开学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栏目先后4次报道湖南省新学期开展科学教育的做法。湖南省利用科普资源双走进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等案例被教育部简报推介。

高起点谋划,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湖南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在“双减”工作中持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多次研究双减工作。成立由省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第一副组长、24家省直单位为成员的双减工作协调小组。双减一周年之际组织召开高规格的工作推进会议,两周年结合共话双减、共育新人颁奖典礼,启动湖南省中小学生暑期科学教育公益活动,召开全省双减工作座谈会,始终做到力度不减、韧劲不松。二是强化制度保障。2022年年初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制定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七部门又联合出台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双走进工作的意见,启动首批20个省级科普教育双走进试点县的申报遴选工作,通过试点先行、逐步铺开,大力推动各类优质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校,支持中小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场所和科创空间。三是强化经费保障。统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资金29.6亿元,用于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设施建设和维修;2022年、2023年共安排科普专项资金1.9亿元,支持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与青少年科普研学,鼓励科普教育基地免费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实举措推进,建好学校主阵地。湖南省坚持学校为主,学生为本,重在实践,要在师资,引导中小学生实现从科学乐趣、兴趣到志趣的超越。课程设置方面,2018年率先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一、二年级增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五至八年级单列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科创实践方面,持续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累计超过800万人次直接参与数字作品创作,机器人队伍达到2000余支,先后有700余件数字作品和60余个机器人项目在全国获奖。邀请50多名两院院士兼任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开展了43场院士进校园活动,线上覆盖1004万人次,线下3万余人参与。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启动建设湖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各类优质科普资源纳入平台建设。教师队伍方面,开展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暑期联合行动,培训骨干教师1200余人。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共招收培养科学教育相关专业公费师范生10609人。大力引导和鼓励省内高校开设科学教育及相关理工科师范类专业,2022年全省高校科学教育专业、理工科师范类专业招生人数分别较上年度同比增长3.4个、21个百分点。

宽口径集成,用好社会大课堂。树立大科学教育理念,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推动社会大课堂与学校主阵地有机衔接,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一是集成场地资源。编制全省科学教育地图2.0,及时发布各类科技场馆、科研场所、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的相关信息。45个科技场馆、145个科普教育基地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定点场地,定期组织科普讲解员深入基层,组织团队将活动送到社区和农村学校。二是集成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全国中小学生量身打造了职业科普数字教育资源品牌未来建设者,计划近三年组织开发不少于300集职业科普数字教育资源课,目前该资源在湖南智慧教育平台、《中国青年报》、芒果TV等平台已上线18个主题,点击量逾百万人次。制播《一百个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建成并开放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馆,让中小学生感悟故事背后的科学家精神。依托芒果TV打造《湖南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课》系列课程,探访中联重科、山河科技等科技企业,带领青少年体验湖南科技速度三是集成竞赛资源。在全国较早出台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管理办法,明确了科技类培训的10项清单目录,将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公布2023—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社会竞赛活动白名单”23项,其中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16项,着力在竞赛中发现有天分、潜力和志趣的学生,引导其投身科学研究。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582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