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舒新文:热爱“追星”的筑梦人

人物名片:舒新文,先后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青年皖江学者、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研究生导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人物寄语:埋头耕耘,不问收获;但只要耕耘,必有收获。此生我将执着追寻黑夜里那闪烁的点点微光,并为之不懈奋斗。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舒新文:热爱“追星”的筑梦人

舒新文获评“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理解神秘的黑洞,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9月5日下午,在安徽师范大学一间普通教室里,一场关于黑洞研究的学术研讨正在进行。

这场研讨会的主持人——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舒新文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学术骨干,他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舒新文致力于天体物理研究,发现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第二例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罕见天文现象,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欧洲空间局XMM-牛顿卫星官方网站在其“新闻和亮点”专栏发布了专题评论,称“中国学者团队发现了新的双黑洞证据……”受到国内数百家媒体关注和报道,新华社等客户端网络点击量超过4700万次。

“我热爱科学研究,人们对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总愿意倾注时间和心血。”对于舒新文来说,他经常一张桌子一沓纸,心无旁骛解难题。潜心研究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他忙起来经常好几天不着家。要是出差,几个月回不来的情况也是有的。”他的妻子王竹平说。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舒新文:热爱“追星”的筑梦人

科研的道路绝非坦途。2016年,舒新文曾两次独自赴美国莫纳克亚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该天文台位于海拔超过4200米的高山上,空气中氧气稀薄,头痛、疲倦、呼吸困难等强烈的高原反应症状,对于研究人员开展天文观测实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舒新文曾经连续7天工作在高山的天文台上,每天坚持在深夜操控观测设备,采集关键科学数据,为后来作为中方协调人组织、实施JCMT望远镜大型巡天计划AWESOME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积累和技术支撑。

投身科研事业越久,舒新文越发感觉到扛起科技创新重任,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于是,他开始注重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组建安徽师范大学时域天体物理研究团队,协助学院从瑞士日内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所引进7名优秀人才。近5年来,该团队承担国家基金项目8项(含1项国家“优青”)、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中心FAST(“中国天眼”)重大成果培育项目1项。近期,团队还争取到了国际一流望远镜的观测时间。

“无论他多忙,只要我们有困难去找他,他都尽力帮我们解决。舒老师还经常邀请外单位专家来学校交流,让我们不断了解新的方向,拓宽科研视野和认知。”团队青年教师汤宁宇说。

舒新文不仅是师生心目中的榜样,更是帮助学生筑梦追梦的“领路人”。

来到安徽师范大学任教8年,舒新文积极投身专业建设,作为专业负责人组织申报并获批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他坚持立德树人,倾心人才培养,多次担任本科生“雏鹰工程”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教授面对面”活动,多次为学生作“励志报告”,在学业、专业、就业、生活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

近年来,他指导的10名研究生中,有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评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获评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物理学是舒新文和妻子王竹平求学时共同的研究方向,后来王竹平为照顾家庭放弃研究,现在的舒新文承载着两个人的梦想。

“不断向太空中的未知探索,这个过程可能是枯燥的,但一旦有进展就必将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舒新文说。(阮孟玥)

来源:安徽日报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579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