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积极打造育人育才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人才汇聚高地。
一、打造育人育才高地,积极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全省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增强工作母机的发动力,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品质运营科技创新港。
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空间架构,以“书院化”“智慧化”为目标构造创新港建设。推动书院制改革,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打造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相互支撑的全方位育人新模式。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推动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一线,将学生社区打造成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把握教育前沿,推动数字化教学,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同体,塑造“立体式、多元化”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建设智慧化校园,推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
坚持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开展以“学生可选择权”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依托学生中心,以“专业为学生而办”的理念重塑大学生专业转换制度,赋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权,推动学院“为专业生存而战”;依托课程中心,以“课程为学生而开”的理念深化学分制改革,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权,推动专业“为课程生存而战”;依托教师中心,以“教师因学生而在”的理念重建教师考核评聘制度,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权,推动教师“为自身生存而战”。
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积极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学校立足学科优势,在师大科技创新港布局“未来岛”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和“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与孵化基地两个创新区,将创新链、产业链、要素链、制度链和人才培养链深度耦合,推动创新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努力打造人才与开放共享体、科技与产业融合体、技术与服务结合体、校区园区社区创新实体。依托数理化生百年积淀,整合学科资源,组建河南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深度融入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共同打造“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一流创新生态。
推动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平原实验室一体化建设、高标准运行、高质量管理,根据各自定位,坚持走交叉融合、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建设之路。全国重点实验室侧重应用基础研究,瞄准国内国际顶尖技术目标,主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注重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重点解决国家对抗病毒创新药物的需求问题。平原实验室立足河南在新药研发、生物制品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盘活河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服务机构的各类离散资源,减少重复投入,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打造河南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国家级专业化孵化平台、国家标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水平中试基地、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
三、打造人才汇聚高地,积极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浓厚氛围。利用科技创新港毗邻郑州的区位优势,采用国际通行的科技创新管理“PI”制,瞄准顶尖人才,紧盯领军人才,面向全球靶向精准引聚高层次人才,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人才引进“八大行动”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抓好青年人才培育,着力构筑潜力人才“蓄水池”,规划建设一流的科研平台,一流的高端人才公寓,一流的附属学校基础教育等公共设施,把人才引进区位劣势转变为区位优势,积极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全力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小高地。
在师大科技创新港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电波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与平原示范区内神农种业实验室、华兰生物、省检验检测产业园等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协同,与上海交大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中心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深度融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战略领军人才,产生标志性人物、产出标志性成果,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竞争,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坚持“跳出师大办师大、跳出教育办教育”理念,以科技创新港为载体,以“三个高地”建设为抓手,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推进“双一流”创建,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师范大学 供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