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擔當社會責任,全心全意服務師生,是濰坊理工學院奮力發展過程中不變的宗旨。近年來,學校錨定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标,聚焦學生急難愁盼問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就業”“保就業”的決策部署和要求,結合書院制育人模式的改革,着重強化目标導向、明确工作思路、落實關鍵舉措,通過“階段教育、多方聯動、多措并舉”三步走的方式,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高目标升學、高标準創業。
一、階段教育,注重教育管理全程性。
自學校實行全員書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以來,書院與二級學院在協同育人工作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把就業教育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各個環節,形成1+1>2的教育合力。一是突出黨建引領,樹立正确的就業觀。爲推進“三全育人”機制建設,學校将黨團組織建設到書院,以黨建帶團建推動書院育人功能的發揮,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将黨史學習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相融合,引導學生樹立“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科學就業觀。二是轉變傳統觀念,更新就業指導思想。通過開展系列生涯規劃指導培訓,提高書院導師對大學生生涯規劃輔導的認識,轉變傳統就業指導觀念,将職業生涯輔導的理念貫穿到教育管理的全過程中,幫助學生正确認識就業形勢合理規劃職業生涯。三是以精細化管理爲特色,完善就業指導體系。在書院制模式下,注重就業教育的體系化和全程性,形成了适應不同學段的系列職業指導課程,在中低年級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形成職業規劃意識,如:開設大學生涯教育第一課、行業解析、就業創業暑期專項社會實踐、職業規劃大賽等活動,幫助學生确立職業理想、培養職業興趣、提升職業素養,充分認識自我,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正确的奮鬥目标。在中高年級開展素質提升教育,提高就業競争力。如:開展就業形勢解讀、求職訓練營、留學工坊、模拟求職大賽、薪火計劃等活動,引導學生立足客觀現實,正确分析當前就業形勢,清醒認識自身的就業競争力。
二、多方聯動,形成促就業合力。
通過聯合二級學院、就業指導中心、合作企業等,搭建起資源信息融合互通的就業平台,盤活校内外優質就業資源。一是主動對接二級學院,優化“雙院”溝通機制。以構建“三全育人”機制爲目标,書院與二級學院聯動互融,共同探讨雙院協同育人模式下畢業生就業、升學、創業工作的新思路。以書院爲載體,将學生的日常管理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鼓勵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實現學生文理滲透、專業互補、個性發展,不斷增強學生就業競争力。二是積極暢通渠道,整合校外資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資源平台,有針對性地向合作企業推薦優秀學生,拓寬學生的就業和實習渠道。廣泛調研學生就業需求,積極聯系對接專業相關企業開展訪企拓崗專項活動,挖掘崗位資源,創造實習、就業機會,搭建起校企合作、供需對接的橋梁。同時,通過書院新媒體平台,及時發布招聘信息,減小企業與學生間的信息差,将更多優質就業信息“精準投遞”到畢業生群體當中。三是精心組織,充分動員學生參與招聘活動。聯合學校招生就業辦公室,舉辦學生就業實習雙選會活動,充分利用校内資源,爲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起溝通交流、雙向選擇的平台,動員學生積極參加招聘活動,保障畢業生找到心儀合适的用人單位,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三、多措并舉,推動就業服務提質增效。
将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爲工作實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科學布局、精心服務,多措并舉推動學生高質量就業。一是科學施策,畢業導航貼心。針對學生未來不同的發展方向,分類開展科學的就業指導,提升學生滿足感和幸福感。與學校創新創業導師開展座談會,聽取各方意見,形成系統全面的就業指導體系,組建專業的指導團隊,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創業難題,走好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二是精準服務,心理咨詢暖心。充分發揮書院導師的育人功能,打造全天候的浸潤環境,通過定期開展心理輔導課程、一對一談話等方式,重點針對畢業生進行心理疏導和調節,爲學生穩定就業心态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豐富多彩,就業講座用心。書院聯合二級學院舉辦《我思故我在——緻畢業生》《國潮文創時代下的品牌創立》等系列專題就業創業講座,充分發揮書院體驗式指導教育的優勢,增強就業指導的趣味性、教育性、實踐性,潛移默化的擴大不同學科畢業生的知識面,提高就業熱情,增強就業競争力,爲拓寬學生未來發展之路起到積極作用。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