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将思政、实践、科技、产业、文化各类要素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实践+科创+文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生各项能力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近两年,学校有超过2000家企业到校招贤纳士,为4000余名研究生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毕业生与岗位比例达1比8。
一、打造“实践+”课堂,增强社会实践育人实效。
一是通过搭建实践育人平台,锤炼研究生担当精神。以研究生会、“初心使命”研究生理论学习小组等社团组织为抓手,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传播好故事、好声音、正能量,引导研究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近年来,学校600余名研究生共组建了120支“三下乡”实践团队,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基层党建、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社会热点,接受锻炼、建言献策,取得了120余项省级以上实践成果。二是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引导研究生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优势,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勇于创新争先,努力干事创业。针对重大社会实践课题,学校出台对应行动方案,引导师生开展“头脑风暴”,组建专项实践团队,研究生利用专业知识建言献策;针对相关技术难题,团队通过“共建帮扶”的形式,与服务单位达成合作,运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开展科技帮扶。三是通过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培养研究生专业精神。采取“到基层走访调研、送课题到生产一线”等系列举措,把问题当课题,将创新变成任务,主动服务社会发展。目前,学校先后与300余家企业、科研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组建大学生实验基地、科创基地、转化基地,建立教授、工程师与科技创新团队“一带一”机制,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技术应用推广,促进成果“落地生根”。
二、打造“科创+”课堂,提升科技创新育人能力。
一是实施研究生“德育导师制”。聘请120多名科学家、企业家担任德育导师,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工程师、劳模工匠为研究生讲授微党课、思政课,通过分享个人故事、红色故事等,引导研究生厚植家国情怀,践行责任担当,形成科研育人和思政教育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态势。二是打造“创新+党建”育人模式。学校把党建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将党支部设立在研究生创新团队,发挥支部的引领、帮扶、推广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结对帮扶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通过建设阵地、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创建品牌、提供服务等,构建创新孵化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生态体系,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学生创新动力源。三是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制定《研究生奖助学金及学术科技活动资助管理办法》《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与管理办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优秀研究生参加高质量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各类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采取“自主申请、择优立项、后期资助”的方式面向全体研究生设立科研项目,充分激发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力。
三、打造“文化+”课堂,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一是以参与、互动、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打造“文化+”课堂。每年学校都有30余支研究生实践团队,深入全国各地探访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并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编排红色经典剧目《洪湖赤卫队》等,创作《跟着共产党走》宣讲作品,组织民法典宣讲团开展宣讲,宣讲足迹遍及中小学、企业和乡村等,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二是成立“文化研学基地”,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植入课程体系。近5年,学校共设立50多个文化研学基地,开发出陶艺、礼仪文化、扎染、剪纸等20多门配套课程和美育课程,推出“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实现“一学院一品牌”,让全校研究生都参与其中。三是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挥校园文化正确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校内与校外有机衔接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发挥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成立“初心使命”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利用互动、民谣、情景剧等多种适应新时代的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融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宣讲。目前,已连续举办12届“弘科博韵”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弘•扬之正气、科•研之精髓、博•览之众长、韵•律之灵动”四个核心主题,展示研究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社会责任、道德修养、知识能力、审美能力和身体素养教育融为一体,努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