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高校搶抓畢業生就業關鍵期 全力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

  畢業季來臨,爲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省教育廳印發《河南省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沖刺”行動工作方案》,于2023年5月至8月在全省開展“百日沖刺”行動,各高校也把促進畢業生就業作爲落實主題教育的重要内容,通過組織實施“百萬崗位護航計劃”,努力拓寬就業渠道;開展分類别精準指導,注重特殊群體就業幫扶等多種舉措,全力推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高質量就業。截至6月18日,全省高校畢業生已落實去向55.78萬人。

  一、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精準拓展市場性崗位


  河南師範大學嚴格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級領導親力親爲、抓早抓細,積極創新實施“一流專業創建”“國際化戰略”“積極考研戰略”“充分就業行動”等,全要素創新有效推動高質量就業。學校領導、二級學院班子成員、學系主任、本科生導師和輔導員同頻共振、同心同向,積極實施精細化指導、精準化幫扶、精緻化服務,爲畢業生提供“一人一檔”“一生一策”“一事一議”等跟蹤貼心服務。輔導員開展普惠性就業工作,爲全體畢業生實行“經濟上資助、心理上疏導、技能上提升、崗位上推薦”;本科生導師開展特惠性就業工作,爲所帶學生修改一次簡曆、指導一次面試、推薦一個崗位;領導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主要開展兜底性就業工作,一對一、面對面地解決就業困難學生的攻堅問題,全方位行動賦能切實提高了就業簽約成功率。

  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帶頭先後走訪上海、廣州、鄭州等地開展訪企拓崗,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對接,持續完善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工作機制,并與煤炭安全、有色金屬、機械電力、土木建築、材料化工等行業保持着長期合作。加強與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及廣東省、浙江省等省市級人才中心的交流互動,與東、西部省份50多家人才服務中心簽訂了《政校合作協議》。每年組織參加甯波“高層次人才智力引進洽談會”、溫州“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對接會等20多場,建立1.4萬餘家用人單位數據庫,爲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學校獲批成爲全國高校畢業生跨區域巡回招聘會站點之一。每屆招聘會參會單位保持在300家以上,提供崗位2萬餘個,增加了學校畢業生就業的新選擇。

  中原工學院進一步完善“領導主抓、中心統籌、部門協同、學院爲主、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機制,制定就業創業工作考評管理辦法,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修訂學校部門績效考核工作辦法,将畢業生就業質量、創新創業情況納入學校各二級單位年度考核考評指标體系,壓實工作責任。編制《2022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近五年畢業生就業狀況對比分析報告》,及時梳理總結經驗做法,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安陽工學院嚴格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定期召開就業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學校就業工作并嚴格落實。将就業指導融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中,與思想引領工作相融合,在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開展職業價值觀教育,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大學生的責任使命擔當。學校深入開展“就業沖刺季”行動,精準組織“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爲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開拓有效崗位資源,深入一線,服務前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入挖掘校友企業資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深入合作,精準對接企業用人需求和學生就業意向,有效組織有就業意願畢業生到企業參觀、面試、簽約,打通畢業生就業最後一公裏,努力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鄭州商學院強化頂層設計,健全就業工作機制。學校堅持就業工作“校長負責制”,制訂就業工作體系,構建“黨政合力、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格局。嚴格落實機構、經費、人員、場地“四到位”,建校初就成立了就業指導部門,配足校級專職工作人員,在二級學院設置就業專員,每年投入400—600萬元專項經費,全力保障就業工作開展。制訂就業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将就業工作成效作爲部門績效考核、個人評優晉升的重要指标,同時納入教學質量與成果的評價依據。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堅持就業“一把手”工程,建立黨委統籌協調、總支和支部“三級聯動”就業工作機制,持續爲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指導服務。搭建畢業生和企業“雙向奔赴”橋梁,舉辦2023年畢業生校園夏季雙選會,各級黨組織積極參與聯系企業,吸引全國優質對口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實習就業崗位18979個。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開展“空中雙選會”,搭建精準對接服務平台,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實施黨委委員、總支書記、支部黨員三級包幹責任制,針對每一位重點群體畢業生,按照“3個3”的基本要求(開展3次談心談話,組織參與3次線上線下就業促進活動,推薦3個有效崗位)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建立工作台賬271份,全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工作。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多措助力畢業生就業“百日沖刺”。認真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精準拓展市場性崗位。該校黨委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進行專題研究部署,落實政校企供需對接,全面實施畢業生就業情況監測、調度、督查和後進約談機制。充分利用“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恰當設置目标責任,全員聯動促就業,目前書記校長走訪企業50家,其他校領導帶領職能部門和教學系部訪企130餘家,爲畢業生挖掘崗位資源,有效落實畢業生簽約1000餘人。該校通過“工作啦”“就業橋”等平台爲畢業生每月舉辦一場線上網絡雙選會,利用校友資源,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拓就業渠道和就業崗位。5月20日,該校與漯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舉辦“逐夢青春 職向未來”2023年畢業生校園雙選會,到會用人單位210家,分專業開展專場宣講95場次,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2100餘人次,畢業生與崗位供給比達到1:2。

  二、加強精準服務保障就業指導全覆蓋


  河南理工大學瞄準畢業生就業需求定靶點,圍繞就業工作的重點、難點、堵點,爲他們定制“特色”服務,“傾心”打造精準就業幫扶新模式,通過微信群、QQ辦公群等,搭建學校就業工作群和學生就業服務群,開展專題培訓、教育輔導、專業咨詢、畢業生就業幫扶會等方式,建立未就業畢業生工作台賬,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不斷提升重點群體就業幫扶的精準度和覆蓋面。對于就業意向明确的學生,提供精準就業信息和實習實訓平台;對于就業目标不清的學生,幫助其分析定位,明确職業方向,給予具體化的指導和資源支持;對于消極待業或存在就業困難的學生,幫助其緩解焦慮,引導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做好托底工作。

  商丘師範學院針對畢業生的不同需求,依托就業創業實習實訓基地,教學和實習實訓結合,全面提升專業能力。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重點加強愛國教育、禮儀教育、“宏志助航計劃”等就業指導教育,提升綜合素質。分析掌握就業困難成因,不斷線提供個性化分類指導服務,增強就業信心。強化兜底服務,突出幫扶工作實效。堅持“六清”原則,堅持學校、輔導員、合作單位、校友資源、家長“五位一體”,彙聚幫扶合力,優先提供就業崗位。堅持“分門别類”,注重人職匹配,通過“個性化職位推薦”分專業、分類别優先推送招聘信息。紮實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組織發動博士團隊、專任教師等廣泛參與,加強校企深度合作,産教融合,開展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需求調查,拓展“訪企拓崗”成果,在提質增效上下真功夫。

  安陽工學院優化指導服務。學校全力做好線上線下服務工作,強化線上服務能力,提高線下服務效率。從簡曆修改、面試技巧、職業決策等方面開展一對一專業化輔導,并針對學生求職意向進行崗位信息精準推送與單位推薦;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持續不斷向畢業生推送各類就業信息;大力宣傳應征入伍、“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等,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學校分類開展針對性就業跟蹤服務,動态掌握畢業生就業進度。

  鄭州商學院按照“細分群體、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的原則,抓實抓細就業工作。構建全程化就業課程體系。建立就業創業指導教研室,配備優質師資,邀請企業家、優秀校友到校開展就業課程輔導。開展分類别精準指導。根據畢業生不同的意向,按照就業類和升學類進行精準指導。就業類再細分爲直接就業、創新創業、應征入伍、基層就業等。對于考研、專升本和出國留學的學生,開展分類教學,開展專場講座專業輔導。對于參軍入伍的學生,充分利用退伍學生社團作用,“一對一”指導意向學生增強國防意識,強化體能鍛煉,做好參軍入伍準備。對于基層就業的學生,分專題開展政策宣講,組織考前輔導,選樹朋輩典型事迹,增強服務基層的信心。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配合推進政策性崗位招錄引導畢業生赴基層就業。實施“政策宣傳周”,對“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崗位信息進行宣傳提醒、精準推送、政策解讀等各項工作,引導畢業生積極報名參與基層服務項目,并利用該校全省征兵工作先進單位有力條件,動員青年學生應征入伍。該校組建由院系黨(總)支書記、就業指導課教師等組成的專兼職相結合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師資隊伍,配足師資、開足課程、優化教法,實施模塊化教學,通過校友成功案例教育引導學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分門别類拟定就業指導計劃和方案,并精心謀劃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以大賽爲引領,開展名師講座、知名校友訪談等系列實踐活動。與漯河市有關單位聯合舉辦大學生創業人才公益培訓活動10餘次,對慢就業、緩就業、不就業學生分類指導、溝通、疏導,提高就業創業指導有效性。

  三、系列“暖心”服務加強重點群體就業幫扶


  中原工學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開展對困難畢業生群體進行全面摸底調查,精确掌握困難畢業生群體的就業意願和擇業狀态,建立幫扶台賬,實施動态管理。采取“一生一檔”“一生一表”“一生一策”等措施,對家庭困難、考研、有就業意願、就業困難和暫不就業的畢業生分類指導,精準幫扶。開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确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畢業生就業;暢通畢業生參軍入伍“綠色”通道,鼓勵支持畢業生參軍入伍。

  安陽工學院針對特殊困難群體畢業生,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要求,建立困難畢業生群體就業幫扶台賬,明确“一對一”幫扶責任人,及時跟進困難畢業生的思想動态、就業進展,結合畢業生求職意向精準推送崗位信息,及時爲1031名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206.2萬元。開設職業生涯咨詢室,提供精準咨詢服務,針對在咨詢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開展生涯團體輔導系列活動,進一步提升畢業生就業服務質量。

  鄭州商學院開展分類管理和精準幫扶,切實提升幫扶實效。堅持“六清”原則,建立詳細台賬,實行動态跟蹤管理和精準服務。堅持包幹制,學校領導包學院,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包班級,輔導員一對一專項指導幫扶。針對懶就業、慢就業學生,摸清底數、家校聯動,專門的就業指導教師定期推送崗位信息,逐步轉變學生就業觀念。針對身體殘疾、建檔立卡學生,建立詳細台賬,宣講其享有的國家資助政策,提供勤工助學和實習實訓崗位,助推盡早就業。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加強重點群體就業幫扶确保“一生一策”深入開展。該校建立畢業生就業幫扶檔案,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動态數據庫,落實就業困難畢業生包幹責任制,針對困難畢業生增強就業幫扶力度,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要求,制定具體幫扶措施,保障每一個有就業意願的困難畢業生都能順利就業。同時,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求職補貼宣傳與發放工作,爲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目前己爲2023屆535位困難畢業生申請辦理求職補貼107萬元。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紮實推進“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計劃行動。積極落實南陽市“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方案,加大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技能培訓力度,建立“雨露計劃”畢業生就業幫扶台賬,實施“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幫扶措施,把“雨露計劃”學生作爲培訓重點,提高綜合素質和就業競争力,多措并舉促進“雨露計劃”學生技能水平提升。接下來,學校将繼續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深化醫教協同育人,促進“雨露計劃”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新聞辦 綜合)

原文鏈接:https://www.duolaoshi.com/20764.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0

評論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