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山东农业大学280余名导师走进10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千导计划”传好爱农接力棒

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郭翠华 姜芳

【中国教育报】山东农业大学280余名导师走进10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千导计划”传好爱农接力棒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孔令让教授(中)指导学生开展小麦育种研究。山东农业大学 供图

“我上大二时就进入缓控释肥国际标准制定者张民教授的实验室,跟着老师搞生产调研,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将来我也要为国家攥紧领跑世界的缓控释肥‘芯片’。”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学生、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金奖获得者董晶晶自信地对记者说。

张民教授是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千导计划”中的一员。近年来,该校每年有10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近万名青年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熔炉”。“学校实施‘千导计划’,以专业、项目、平台、赛事为驱动,聘请校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担任学校创新创业团队导师,带领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以过硬本领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该校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国家需求就是个人追求

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束怀瑞、于振文等山东农业大学一大批专家,围绕党和国家需求开展科研创新,并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余项。

“老一辈山东农大人围绕国家种业创新、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聚焦生产需求,无私奉献、潜心研究。现在我们接过了‘接力棒’,将创新创业团队起名为‘麦麦相承’。”农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吕忠璠说。

“麦麦相承”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农学院教授孔令让的指导下开展小麦赤霉病研究。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威胁粮食安全的重大国际性难题。20年来,孔令让和团队成员奔走于田间与实验室,终于找到了小麦“癌症”克星——抗赤霉病关键基因Fhb7,并由此选育出30多份高抗赤霉病的高产优质小麦种质材料,培育出首个携带抗赤霉病Fhb7基因的小麦新品种“山农48”。

近年来,“麦麦相承”团队成员足迹遍布山东、河南等小麦主产区,把“山农48”小麦新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等带到田间地头。在革命老区枣庄调研时,团队了解到当地种粮大户苏方一直受小麦赤霉病困扰后,便将“山农48”新品种送给他。“最终增产30多万斤、增收40多万元。”苏方感激地说。

该校1000余支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导师结合自己的学习、科研经历,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扛起强农兴农使命。

农民难题就是科研课题

根蛆、线虫等小型地下害虫是危害果蔬的罪魁祸首,发生隐蔽、防治困难,全国每年因此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化学农药治虫已经陷入药越打越频、害虫越打越多的恶性循环。果蔬农残超标、生态环境污染,让果蔬种植户很头疼。”从事生物防治研究的山东农业大学青年教师闫毅和谢丽霞,经过研究最终发现了地下害虫的“天敌”捕食螨。

2015年,当时在该校植保学院读大二的学生张娜找到闫毅,想跟着他做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当闫毅聊起地下害虫对果蔬的严重危害时,来自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张娜对此深有体会。“农民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很快,张娜和几名同学在闫毅的指导下,组建了“以螨治虫”创新创业团队。

“闫老师带着我们到全国各地的90余个乡村,调研上百次,采集了5000多份土样,分离、鉴定、筛选出180多种捕食螨,构建了我国最大的土壤捕食螨资源库,还获得了6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张娜告诉记者。经过上万次反复试验,团队还驯化出10种捕食量大、繁殖速度快、生命力旺盛的捕食螨,并对其中3种进行规模化生产。

目前,该团队研究的捕食螨在山东、广西等地累计推广4000多亩。对此,张娜感慨地说:“能够帮企业、农民解决难题的研究才是接地气的、有用处的。”

近年来,该校近万名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跟随教师步伐,走进企业一线,走进田间地头,把农民难题、生产难题带回实验室,找准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用科技引领乡村振兴。

实践沃土就是创新来源

“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是该校首任校长王景禧提出的办学理念。该校在办学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实践育人特色,坚持“实践沃土就是创新来源”的办学育人理念。

2018届硕士毕业生刘占伟在本科期间就常到教师时连辉的实践研究基地,做农业废弃物处理试验。考取研究生后,他和团队成员又跟着时连辉到蒙阴、沂水等地调研,在现场和果农一起把土杂肥、果木碎屑、生物发酵菌按照一定比例自制有机肥。

“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培肥地力,还能减少化肥用量。”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刘占伟有了更多的创新灵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放弃读博机会,回家乡潍坊市成立了绿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时连辉的指导下,刘占伟和公司技术人员一起研发有机肥发酵菌剂,优化高效菌种活化剂与堆肥发酵原料配方工艺。如今,这一自制有机肥制作技术已在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的30个地市累计推广16万亩。

该校的创新创业实践使一大批学生受益,有的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有的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学校也获得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2016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