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财政廳、省人社廳聯合印發《雲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現解讀如下。
一、《措施》出台背景是什麽?
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明确要求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近年來,雲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好成績,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需要進一步強化政策舉措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基于以上背景,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師函〔2019〕8号)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措施》。
二、制定《措施》的總體思路是什麽?
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逐步形成評價合理、激勵有效、保障有力的管理體制機制,爲今後一段時期我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謀劃方向和路徑,有效推進我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三、如何完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配備管理?
從“三個制度”完善。一是規範配備制度。明确小學1~4年級、5~6年級、初中和高中的配置要求。實行中小學思政課特聘教師制度。 二是健全準入制度。規範選聘條件和程序,嚴把選聘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每年定期組織兼職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和考核。 三是建立退出制度。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存在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言行的,根據相關規定從嚴處理,不得再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存在違反職業道德行爲的,除根據相關規定處理外,須及時調離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崗位。對不能勝任思政課教學、未按要求完成培訓學時的,應将其退出思政課教師崗位。
四、如何全面提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素質能力?
從“六個方面”提升。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師德師風、形勢與政策的學習教育。常态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教育引導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強化曆史認識,築牢曆史記憶,堅定曆史自信。二是加強專業能力培訓。依托各級黨校和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落實每3年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至少進行一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培訓,省級每年遴選1000名骨幹教師實施不少于5日的集中培訓。 三是加強實踐教育。各地各校建立健全實踐教育和校外實踐鍛煉制度,确保每位思政課教師每年參加實踐教育活動不少于2次,其中參加外縣(市、區)實踐教育活動至少1次。四是加強源頭培養。加強高校思政教育相關專業建設。省内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給予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專門名額,每年支持一批優秀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在職攻讀思政教育相關碩士、博士學位。鼓勵和支持兼職思政課教師進修思政教育專業第二學曆。五是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各地各校要健全中小學思政課教研機構,配齊建強教研隊伍。各州市每年至少培訓一次中小學思政課教研員。中小學思政課教研員原則上要從中小學優秀專職思政課教師中選拔。各地要健全教研員示範授課、巡回評課、送培送教等制度。六是實施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各地要積極推進黨委宣傳部、教育工委與高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實施大中小學思政課“手拉手”共建計劃。
《雲南省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若幹措施》(點擊閱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