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展
书籍《中国语言资源集·广西(汉语方言)》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成果展示
5月16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各省(区、市)语委办负责同志,以及语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相关代表等100余人参会。
田立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总结了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进展,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友谊在会上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金祖权作广西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会上,向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发布《中国语言资源集》辽宁、广西等10省(区、市)分省卷。
会议指出,语保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增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能力。会议强调,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要积极主动谋划、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开发应用,汇聚专家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坚持胸怀天下、加强交流互鉴。
会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在南宁市宾阳县举办《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宾阳》新书发布活动,推动语保工程标志性成果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造地方语言文化名片。
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5年启动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应用。经过一期建设,共完成1700多个田野调查点的调查,范围涵盖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34个省(区、市)120余种语言和各地方言,收集原始文件数据超过1000万条,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21年工程启动二期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刘友谊在会上致辞
刘友谊在致辞中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开展的《中国语言资源集·广西(汉语方言)》,全书包括语音卷、词汇卷、语法卷、口头文化卷等。书中每个方言调查点的内容包括1000个单字、1200个词汇、50个句子、20分钟的口头文化转写内容,生动、具体、真实地展示了广西汉语方言与方言文化的整体面貌。该书的出版也为广西各方言区推广普及普通话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对照蓝本。
据介绍,为保护与保存丰富的语言资源,2012年经教育部同意,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广西库建设正式启动,广西成为全国开展此项工作的五个试点省区之一。广西历时10年完成218个语言资源保护调查点项目建设,调查收集原始文本约1679万字、音视频数据约124万条,基本实现广西世居民族语言全覆盖。其中,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办组织的120个国家层面项目全部顺利结项,1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30个项目达到优良;建成了2个实体语言博物馆,出版了《中国语言资源集·广西(汉语方言)》共7卷420余万字,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