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指出,教育是強國富民最深刻、最持久的磅礴力量,能使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近年來,山東藝術學院堅持“二爲”方向和“雙百”方針,深化校地合作,培育品牌項目,滿足群衆文化需求,助力文明城市創建,主動服務重大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全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一、深化校地融合交流,開展合作共建促發展。
學校與濟南市長清區政府深化合作、優勢互補,結合長清區文旅資源,開展校地合作座談會,實現校地雙方合作共赢。一是學校整合專業、人才、藝術資源優勢,爲濟南市第二十屆杏花節活動提供文旅融合活動支持;設計制作“馬山雪桃”商标和包裝設計圖案,爲馬山鎮鄉村振興注入藝術文化新動能。二是與長清區多個小學開展合作共建交流活動;與地方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舉行合作共建座談會;成立學雷鋒黨員先鋒崗,發揮作爲全省黨建工作樣闆支部的頭雁效應;開辦“六藝學堂”,堅持每周開展一次“六藝育人”支教活動。三是在長清區張夏街道成立山東藝術學院教學實踐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合作共建黨建基地,在美育支教、藝術社團幫扶、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實習、鄉村振興等方面與長清區深入開展合作交流,發揮專業特長,開展公益藝術支教等項目,既提高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又促進了校地融合交流。
二、舉辦惠民文化演出,滿足群衆多元文化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學校牢記總書記囑托,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和師生力量,舉辦多場惠民文化演出,切實滿足了人民群衆的文化需求。一是學校持續開展文藝演出進社區活動,元宵佳節學校師生走進濟南市曆下區甸柳新村街道小禮堂,傾情演繹了多首喜慶祥和的曲目,爲社區居民送去開年第一場文化盛宴。二是驚蟄時分,山藝學子出色地完成了“文藝點亮泉城”超然樓二十四節氣首場快閃活動,用精湛的技藝和美妙的樂曲爲火爆全網的超然樓燈光秀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氛圍和人文氣息。三是山東藝術學院交響樂團3月份在山東省會大劇院連續舉辦多期“開放排練日”活動,市民們領取免費觀摩票後就可以沉浸式欣賞交響音樂作品。四是學校的“愛心音樂廳”系列活動帶領師生走出校門,開展了系列文化活動和多場惠民演出,讓優秀文化藝術貼近群衆,豐富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高質量的文化供給來滿足群衆日益增長的多元文化需求。
三、培育公益品牌項目,助推全民文化修養提升。
學校成立了多支社會實踐團隊、志願服務隊走入社區開展服務,定期組織各級志願服務團開展公益藝術課堂、惠民文化演出、春聯送福進社區等各類公益活動,學校志願服務團隊和個人受到團省委多次表彰。一是音樂學院“泉城義工”大學生藝術團16年來深入社區開展文明治理、舉辦文藝演出,走進護理院、兒童福利院、特殊教育中心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和助殘慰問活動,走遍了泉城濟南的大街小巷,累計服務時長10萬餘小時,成爲學校的一張靓麗名片。二是美術學院“愛心驿站”志願團持續開展鄉村藝術支教,16年累計開展美術支教2600餘次,給農村的孩子帶去藝術教育的熏陶。舞蹈學院“走進舞蹈”服務團堅持藝術實踐和鄉村支教17年,将舞蹈藝術的真谛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三是戲曲學院“梨園青年”志願服務團堅持開展送戲下鄉、戲曲惠民活動,爲群衆帶去戲曲節目表演。學校各公益團體堅持與中小學校、養老機構等場所合作,爲人們提供音樂鑒賞以及各類藝術課,普及藝術教育,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全民文化修養提升。
四、深度融入城市建設,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學校立足專業建設,爲服務文明城市建設貢獻山藝力量。一是學校與山東省會大劇院等單位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在音樂創作展演、師生實習實踐、藝術普及教育、音樂藝術研究、文化産品推廣等多個領域展開交流合作,攜手加快藝術成果轉化途徑,培養适應社會需求的創新人才,爲促進跨領域合作和音樂科學的發展貢獻力量。二是學校青年學生積極參政議政,提出政協提案《關于加強濟南城市形象品質對青年吸引力的建議》,爲加強濟南城市形象品質、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言獻策,榮獲濟南市“青少年模拟政協提案風采展示獎”“優秀青少年模拟政協提案”。三是學校戲曲學院師生受邀參加山東省暨濟南市深化“五爲”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精彩演繹了多首經典曲目,歌頌了沂蒙革命老區紅色精神、黃河母親和黃河灘區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主題,師生還受邀參加了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活動,積極服務文明城市建設。四是承擔中宣部慶祝二十大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大型主題性組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創作,作品參加“築夢—我們的新時代美術攝影作品展”,被中央黨史館永久收藏,創作小稿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