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名师】点点烛光照边关,甘为人梯育英才——记崇左市高级中学黄海娟

黄海娟,崇左市高级中学课程办主任、正高级教师,曾荣获广西特级教师、广西优秀教师等荣誉,入选首届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和“八桂教育家”摇篮培养工程。26年来,她扎根西南边陲崇左市教育一线,致力于边境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工作,用爱心与责任担当为孩子搭建成长的阶梯,让他们走向崇高的诗和远方。

【每月名师】点点烛光照边关,甘为人梯育英才——记崇左市高级中学黄海娟

一、课改领航,转变边境学生学习方式

崇左是祖国西南边境线上的一座小城,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作为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黄海娟26年来潜心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与理论,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边境民族地区课堂教学范式。在“生命对话”课堂实践中,她推行“小先生”教学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自主讲解题目,从诗歌到基础题,再到小组合作讲解阅读题。学生在预习、查资料、结对解惑的层层对话中,呈现自己的观点,不断地突破自己,发掘生命中“不知道的自己”,既锻炼了口才,也转变了“等”和“靠”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方式迈进,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经过一次次的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打磨、求证,黄海娟逐步形成了“品美悟道,求真崇善”的教学观,“尊重规律,关注主体;顺学而导,学习有法;形式灵活,追求实效”的教学特色也日益鲜明。在实践中,黄海娟通过创设人文化的教学环境,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等多重对话中,习得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法与技能,进而追求理性的“求真”和实践的 “崇善”,初步构建了“生命对话”课堂。

学生农贤贤说:“黄老师上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她推行的‘小先生’教学法,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授课深受学生的喜爱,黄海娟多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4次、省级一等奖6次。

二、科研引领,提升边境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崇左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黄海娟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坊引领边境高中教师队伍发展,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搭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教研交流平台,聚焦课堂,开展课题研究,服务教学等方式,形成同伴互助的研修共同体,有效提升边境教师专业成长。

黄海娟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多次承担市级、县级示范课。在教育扶贫的路上,黄海娟不遗余力,2012以来,她的脚步遍及天等县、灵山县、浦北县等地。在送教路上,面对生源的差距,黄海娟迅速地调整,耐心地把上课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对话,最终展示出良好的课堂风貌,得到当地教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黄海娟始终心系南疆边境地区教育事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分享给边境基层教师。近年来,她主动先后20多次承担市级、县级示范课,在校内外开设十多场教育科研讲座,有效提升基层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她作为崇左市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质量指导活动专家组成员到各县上示范课介绍经验、解答教学疑难问题、指导教研课题工作,所到之处得到学校的肯定及老师的热烈欢迎;2009年至今,她多次担任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的主讲教师,为边境乡镇学校培训教师2000多人,有效促进边境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黄海娟带领的特级教师工作坊的20位教师,以“课题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路径,以主题、课例、研讨有机结合的方式,通过她承担的教育部子课题《在读写结合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崇左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课题《边境民族地区高中生命对话课堂建构研究》和自治区“十三五”B类课题《基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建构研究》等,以“构建生命对话课堂,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为研究基点,重构学生、教师和知识的关系,探索适应边境民族高中教学实际的有效课堂模式。工作坊通过以老带新,共同磨课、辨课、赛课,试验创新,反思总结,促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坊内教师实现了“年轻老师——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特级教师”梯次成长。1人晋升正高级教师,4人荣获广西特级教师称号,2人荣获崇左市优秀教师,1人荣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4人入选市级语文中心组成员。工作坊在自治区教育厅第四期特级教师工作坊评估中荣获优秀工作坊二等奖。工作坊内教师荣获广西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三、共情唤醒,点燃边境家庭的希望

留守、单亲的孩子多是边境民族地区教育绕不开的现实问题。黄海娟平日善于观察,能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并及时了解学生有异常表现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若是学生生病了,她及时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带其看病治疗;若是心理问题,则循循善诱,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学知识开导学生,教给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若是因学习困难而苦恼,则帮他们分析基础情况、努力程度、学习习惯以及改进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措施帮他们补课。

黄海娟的学生李同学与母亲相依为命,李母把儿子从村里送到市里读书,为的是拼未来:孩子考上一本大学,对于这个家庭,就是未来,是希望。然而,李同学的语文成绩总是在及格线徘徊,到了高三黄海娟深知语文成绩对于这个孩子的意义,在接手班级后,黄海娟帮他分析诊断,发现问题出现在作文上。她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地指导李同学。黄海娟首先从审题立意方面入手,搜集历年优秀的材料作文题目,让李同学进行审题立意,根据李同学的完成情况,运用思维流程图对比展示思维分析路径,帮助李同学养成正确审题的思维习惯。对李同学每次写的作文及时评价、反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李同学高考语文取得了105分的成绩,如愿考取福建大学。

离别前夕,李同学给黄海娟留下一封信,里面写着:“这三年的光阴就像流水一样过去了,又要和一起学习了三年的老师、同学们分离了。其实在这三年里,我已经告别过许多次了,宿舍、教室换了,老师、同学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能和您度过这一年的学习时光,我感到很幸运。您讲课有一种语文老师特有的情怀,能够激励我去攀登高峰。虽然一直在准备着分离,但到了真正要分离的时刻还是感到不舍。高考过后我应该会很快忘记一些古诗,但我不会忘记您为辅导我作文付出的努力。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愿您多保重身体,事业再攀高峰!”

“既然选择教育事业,就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以一片赤诚之心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耕耘。”黄海娟说。26年,南疆三尺讲台勤耕耘,黄海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教育和感染着每个学生;今后,她仍将在南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践行人民教师的使命。

原文链接:https://www.duolaoshi.com/1789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评论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