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貫徹落實“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适宜融合爲目标辦好特殊教育,4月21日至23日,第四屆全國融合教育論壇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召開。今年論壇的主題是“尊重差異,多元融合,讓每個生命都出彩”。
本屆論壇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河南省殘疾人聯合會、駐馬店市人民政府、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主辦,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融合教育專業委員會、駐馬店市殘疾人聯合會、駐馬店市教育局承辦,華東師範大學融合教育研究院、《現代特殊教育》雜志協辦。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會長關信平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普特學校教師代表共400餘人參加了會議。
南京市教育局在論壇上作區域經驗分享。
創建融合教育優質發展的“南京樣本”
南京市2015年被教育部批準爲“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作爲博愛之都,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融合教育工作,堅持把發展融合教育作爲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内容,全域推進特殊教育普惠優質、适宜融合發展,形成了“布局合理、種類齊全、兩頭延伸、普職特融通”的辦學新格局,切實保障特殊兒童少年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堅持政府主導,全面落實責任,推動融合教育有高度。2015年10月,市政府召開了全市随班就讀專題工作會議,全面開啓随班就讀實驗工作。市政府、市教育局先後出台了11項政策文件推進随班就讀工作,并在江蘇率先成立孤獨症兒童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同時建立了由分管市長擔任召集人,教育、發改、民政、财政、人社、編辦、衛健、殘聯等8部門組成的特殊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改革重要政策,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有效提高了全市特殊教育治理水平與效能。市、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将區域特殊教育發展工程實施情況納入督導範圍。
堅持特教特辦,提升保障水平,推進融合教育有力度。在落實各學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按當地普通學校生均公用經費8倍以上撥付,确保全面普及殘疾兒童少年15年免費教育基礎上,市殘聯、市财政出台了《南京市資助和獎勵接受中、高等教育殘疾學生實施辦法》,進一步提高全市殘疾人中、高等教育入學率。加強以資源教師和巡回指導教師爲重點的融合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各區已基本建立起資源教師和巡回指導教師隊伍。目前,我市共有融合教育資源教師790人,巡回指導教師452人,617名教師取得省級特殊教育專業培訓考核合格證。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每年分類開展南京市融合教育資源教師、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管理人員、巡回指導教師專業培訓。
注重健全體系,全面提高質量,開展融合教育有梯度。2021年5月,市教育局出台了《南京市特殊兒童少年教育安置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範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少年教育評估安置的方式和流程,堅持做到全覆蓋、零拒絕。以“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建設爲抓手,加快建成一批融合教育實驗學校和示範學校,深化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與特殊教育融合發展。目前,全市有融合教育實驗學校155所,融合教育示範學校85所,融合教育資源中心333所,實現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街鎮全覆蓋。現有省級融合教育示範區1個,省級融合教育示範校3所,在全省處于前列。
深入内涵建設,強化研究引領,提升融合教育有效度。南京市教研室堅持開展普教、特教聯合教研,組織成立随班就讀課程與教學種子教師工作坊,研制課程評估工具,在普通學校開展“研學做一體”的研訓活動,推廣基于教育評估的“五步三環”課程與教學調整模式。已正式出版1—6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普通學校特殊需要學生課程評估工具》。2023年2月,市教研室出台《南京市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标準及指導意見(試行)》,配套出台《南京市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課堂教學評價表(試行)》進行推廣使用。市教科所高度重視特殊教育課題研究,省市規劃課題和個人課題申報都專列特殊教育類别。
強化宣傳引導,提升社會影響力,助力融合教育有溫度。全市每年開展“特殊教育宣傳月”活動,每兩年開展“融合教育”最美教師評選,每三年開展“特殊教育有功單位”“特殊教育有功個人”評選表彰,選樹身邊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特殊教育改革發展。2020年4月,“江蘇省南京市:切實加強殘障兒童少年随班就讀工作”被教育部列爲特殊教育工作案例進行推廣。
南京市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成員李澤慧教授、李拉教授參加了本次論壇,分别作《構建融合教育教師職前一體化培養體系的思考》《當代融合教育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的講座。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