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临沂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牢固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一体化改革,推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供“分类化个性化”教学
一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深化思政育人、重构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开发活页式教材、数字教材,深化科教协同育人,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将前沿成果、现实案例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开设专题研讨课、学科(专业)前沿课。二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鼓励教师选取不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公共基础课程与授课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实施分类教学,因材施教,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学科前沿相结合,将应用案例、科研成果融入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和前沿性。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打造“立体化灵动化”课堂
一是打破死板、单一的课堂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TBL(基于团队的教学方法)、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等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二是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试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指导自学、学生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将全班授课、小组学习、个别辅导有机结合。三是以创新能力为导向改革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引入行业资源,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置,开展实景、实操、实地教学,提高实践育人效果。四是教师精心设计学生课前、课堂和课后学习、研究活动,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鼓励批判思考、创新探索、严谨研究与活跃讨论,不断推进“立体化”“灵动化”课堂革命,让课程立起来、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三、改进学业评价方式,推行“全过程非标准”评价
一是打破“一考定成绩”考核方式,持续推进“N+1+1”过程化考核。“N”作为平时成绩体现过程化的多元考核,包括课堂表现、随堂测试、课后作业、学习笔记、单元测试等,平时考核以明确的赋分标准,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1”为期末考试和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的特色考试,特色考试考核形式包括知识测验、主题论文、调研报告、技能测试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采取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相结合的方式,推行“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通过创新小论文、开放课题、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索开放式命题、创作型考试的“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够体现思维性、科学性、前沿性的答案内容着重赋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高阶、批判性思维,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四、完善课堂教学管理,确保“制度性标准性”成效
一是完善全过程教学评价制度,所有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特点和课程目标,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研究制定科学严谨的全过程学业评价大纲,明确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规程等,通过论证后实施,并于开课前向授课学生传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全过程学业评价结果的准确和公平。二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结合课程属性,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落实课堂教学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和课程教学团队,建立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督导和学生信息员作用,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日常监督和指导,确保课堂教学改革成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