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幼小銜接讓幼兒園到小學不再是翻山越嶺,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爲幫助孩子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形成科學銜接的教育生态,巴州各幼兒園秉承“弘揚個性、發展特長、樂享遊戲、快樂成長”的育兒宗旨,堅持以小班爲起點,全程銜接;以遊戲爲主要活動,科學銜接;以“四大準備”爲内容,全面銜接;以滲透一日生活爲基礎,自然銜接,爲孩子的終身學習和人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健康快樂的身心準備。爲确保孩子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各幼兒園積極開展晨間鍛煉活動和戶外自主活動,在強健體魄的同時,引導幼兒培養積極情緒,增強适應小學新的環境和人際關系的能力。幼兒園還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在告别與迎接中期待成長”系列活動。如:“再見幼兒園”主題活動借助畢業合影、畢業典禮等活動幫助孩子們感悟成長、感受離别。“小學你好!”主題活動通過帶領孩子參觀小學、與小學生面對面交流,體驗小學課堂等指引孩子們感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建立積極的入學期待和向往。
二、獨立自主的生活準備。科學的幼小銜接從小班入園時就已經開始,獨立自主的生活準備就是一個重要抓手,獨立自主生活準備包括生活習慣、生活自理、安全防護和參與勞動。幼兒園重視孩子的一日生活習慣養成教育,由小班到大班,從自主穿脫衣物到自己疊被子,自己收拾玩具到值日生幫忙打掃教室,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得到逐步提升,精細動作得到發展。
全州各幼兒園開展“勞動周”、“自理小達人”、“家務小幫手”等系列活動,培養孩子自行制定勞動計劃,增強自信心、培養初步的責任感。通過“挑戰一分鍾”、“我的一天”等活動,将時間觀念融入一日生活,引導幼兒認識時間、體會時間,學會合理管理時間,養成按時作息、守時不拖沓的好習慣。
三、全面充分的社會準備。良好的交往和合作有利于幼兒入學後結交新朋友、認識新老師,逐步适應小學新的人際關系。各幼兒園大力營造充滿關愛、溫暖、團結、互助的良好交往與合作氛圍,老師與孩子們、孩子們之間通過平等對話、日常互動,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連接。老師們鼓勵幼兒通過“戶外混齡搭建遊戲”、“戶外混班晨間鍛煉”、“午間大帶小散步”等活動,自由自主地和年齡較大的孩子甚至是成人交往,豐富受益終身的交往經驗。幼兒還在各種活動中學習正确的交往方式,自覺遵守活動規則,嘗試自己解決矛盾和沖突,爲幼兒進入小學校園奠定基礎。
四、做好内在的學習準備。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學習品質,提升學習能力,使其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中合作探究,深度學習,全州幼兒園大、中、小班開展親子共讀、閱讀月讀書活動和繪本分享活動,孩子們在閱讀中學會與作者對話,學會傾聽、表達和創造;在積木搭建、拼搭活動中感知數與空間;在觀察記錄、實踐操作中探索科學知識;在藝術創作、動手操作中提升精細化動作,爲書寫做好充分準備;在自主遊戲中喚醒内驅力,引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儲備優秀的學習品質、提高主動學習能力。
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全州幼兒園把孩子放在教育的中心,創設讓每個兒童都能茁壯成長的環境,将成長視爲結果而非目标,彰顯着“幼小銜接”的本質意義。成長有路,銜接有方,遵循規律,回歸本真,我們相信,在幼兒園與小學的雙向奔赴中,巴州的小小萌娃們,能充滿自信、從容地走進小學,開啓陽光燦爛的生活!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