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大力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

永州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大力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
湖   南   省   教   育  廳
        辦公室編             2023年3月27日

永州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

大力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

近年來,永州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把推進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标工程作爲重要民生實事,按照一二三四的思路推進落實,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高職學校達标率爲100%中職學校達标率爲84.6%

緊盯“一個目标”高位推進緊緊圍繞國家五部委針對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标工程提出的2023年底達到80%以上、2025年底達到90%以上”目标要求,高規格組織、高精度施策、高頻次調度。永州市委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将工程建設納入對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考核指标,各縣市區均成立由政府一把手任組長的達标工程領導小組,全面壓實黨委政府、主管部門、中職學校三方職責。在全省率先啓動中職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核查,堅持問題導向,逐個學校列出問題清單,堅持“一校一策”,明确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實行“挂圖作戰”。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第一時間調度解決發展規劃、用地保障、項目立項、經費支持等問題。建立健全督導、通報、考核“三個機制”,每月一排名一調度每季度一督查一簡報每年一考核一通報,推動工作有效落實

“兩個保障”強力落實一方面優化經費保障。嚴格落實“中職學校年生均撥款公用經費不低于10000元”的政策要求,保證職業教育經常性撥款近兩年全市職業教育占教育費附加支出最高達43%。市本級财政先後投入3.8億元推進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本部二期工程建設,投入5億餘元完成潇湘技師學院整體搬遷和湖南九嶷職業技術學院“民轉公”,投入9.5億元将道縣師範學校、祁陽師範學校合并升格爲永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21年以來各縣市區計劃投入34.5億元推進中職學校達标建設,目前已完成26.4億元。另一方面優化師資保障。拓寬從行業企業選聘優秀教師的渠道,實行“編制到校、經費包幹、自主聘用、動态管理”,通過人才引進、公開招聘等方式,先後爲中職學校招錄專任教師1100餘人、兼職教師308人,較好地彌補了中職學校教師缺口在選人用人上擴大中職學校自主權,建立健全學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通過“編制周轉池”“固定崗+流動崗”“設置特聘崗位”等方式吸引優秀人才從事職業教育工作,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與中職學校教師雙向流動,以招才引智優化職業教育師資“軟實力”。

實施“三個一批”分類建設一是新建一批學校。4.19億元建成占地面積350畝甯遠縣職業中專新校區,規劃投10億元建設占地508畝江華縣職業中專新校區東安縣職業中專學校、祁陽市職業中專學校新校區立項和選址。二是改擴建一批學校。新建新田縣職業中專學校産教融合實訓大樓、劃撥土地50畝新建校舍和圖書館1.6億元擴建永州工商職學校,投2200餘萬元擴建甯遠縣啓德職學校投入1600餘萬元擴建東安金橋中職學校。三是搬遷一批學校。引進社會資本整體搬遷永州九嶷工業學校投入8600餘萬元整體搬遷甯遠縣九峰職業中專學校規劃引入12所中職學校,力打造永州第一個民辦職教集團。同時對規定時間内無法達标的兩所C類學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合并托管或停辦。

聚焦“四個環節拓展效能共享辦學資源。紮實推動永州職教集團建設,做到“三共享”即共享師資隊伍、共享課程資源、共享實訓基地開展“四共建”即共建特色專業、共建培養體系、共建實訓基地、共建就業通道實現“三聯動”即教育教學與企業生産聯動、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聯動、學校教師企業導師聯動,職業教育發展更具活力。提升辦學質量持續推進“三教改革”,構建賽教融合機制,2022年獲評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職院校1所高水平專業2個,獲評湖南省“楚怡”優質中職學校3所優質專業16個在全省公共基礎課文化普測中,永州市中職學校合格率居全省第中職學校學生考取本科院校學生占比15.85%,居全省第一。深化辦學效益聚焦市場需求,緊密對接永州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農産品精深加工、輕紡箱包制鞋、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六大制造産業集群,把專業建在産業鏈上,把課堂設在生産線上近三年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4.7萬餘人次,實現産教深度融合四是展示辦學風貌。深入開展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大力傳承湖南職業教育“楚怡”精神,大力宣傳職業教育領域先進學校和個人,引導職教學子走好技能成才之路,2022年全市職普招生比爲45.2:54.8,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原文鏈接:https://www.duolaoshi.com/1581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0

評論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