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統計督察“回頭看”整改工作情況的報告

按照中央關于2022年督查檢查考核計劃部署,國家統計局第6統計督察組于2022年7月22日至31日對教育部開展了統計督察“回頭看”,并于11月24日反饋了督察意見。現按要求将教育部整改情況予以公布。

教育部高度重視統計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研究部署,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按照督察意見,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深刻剖析、舉一反三,紮實做好統計督察“後半篇文章”。目前,整改工作正在全面推進,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推進整改工作系統展開

(一)加強組織領導,迅速研究部署。教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計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部黨組會議集中學習《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重要文件選編》,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就紮實做好督察“回頭看”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充分發揮統計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職能,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統計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孫堯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傳達統計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對照存在問題和整改要求,對整改工作作出總體部署。承擔統計職能的相關司局分頭組織傳達學習,認真領會反饋意見精神,研究制定整改舉措。各相關單位協調聯動,彙聚整改工作合力。

(二)加強頂層設計,細化落實舉措。堅持從嚴從實,突出問題導向,在做好2020年9月常規督察整改工作基礎上,對照《國家統計局關于統計督察“回頭看”教育部情況的反饋意見》,逐條列出問題清單和具體表現,逐條梳理對應的整改建議,逐條研究落實舉措,制定教育部統計督察“回頭看”整改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明确每項整改任務的責任單位和時間節點,組建整改工作專班,實行挂圖作戰,全面推進整改。

(三)加強部省聯動,系統推進整改。第一時間轉交督察組實地督察意見,要求延伸督察地區認真學習反饋意見、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迅速啓動整改工作,并做好督促指導。邀請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監督局專家作專題報告,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召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會議,學習傳達反饋意見,要求各地舉一反三,就反饋意見所提問題開展自查,指導各地強化工作部署,層層壓實責任,确保發現問題逐一整改,全面完成整改任務。

二、聚焦反饋意見,努力推進整改任務落地見效

(一)關于統計工作組織保障方面。一是堅持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作爲第一優先級事項,教育部黨組和承擔統計職能的相關司局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計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通過多種形式,确保跟進學習、及時傳達、貫徹落實到位。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資源整合,設立教育部教育事業統計工作辦公室,統籌管理教育事業法定統計,加大數據共享力度。三是會同财政部、國家統計局聯銜印發文件,一體部署教育經費統計工作,加強協調聯動,切實加大組織領導力度。四是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計改革發展最新決策部署及時納入培訓内容,加大教育統計培訓力度,持續更新優化培訓課程和教學資源庫,升級在線培訓平台,優化課程和用戶體驗,打造高質量的培訓項目,通過向脫貧縣提供全員培訓等形式,向基層傾斜培訓資源,構建激勵機制,強化基層隊伍建設。五是結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對各地落實《教育統計管理規定》情況進行檢查督導,推動各地加大教育統計工作保障力度,改善工作條件。

(二)關于統計督察整改落實方面。一是将常規督察和督察“回頭看”整改工作一體推進,研提落實舉措,完善整改方案,明确責任單位、整改期限,全面落實整改要求。二是深入推進國家抽樣調查制度建設,系統總結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等工作中開展抽樣調查的好做法,在後續監測評估工作中不斷完善,爲在全國範圍内開展形式多樣的抽樣調查工作探索有益經驗。三是以統計數據質量實地核查、工作調研等爲抓手,對各地統計督察整改任務落實情況開展督導檢查,構建長效機制,全面完成整改任務。四是嚴格執行《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管理辦法》,按程序做好審批備案工作。

(三)關于數據質量控制方面。一是建立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制度。委托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每年開展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抽樣調查,切實提高就業統計的科學性、規範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畢業去向登記制度,全面推廣使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指導畢業生本人按規定及時完成畢業去向登記。三是優化完善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系統。加強畢業去向監測,強化各地各高校相關工作人員培訓,嚴格審核相關佐證材料,及時更新畢業生去向信息,确保就業工作規範有序開展。四是健全完善高校畢業生去向信息核查機制。組織開展專項核查、高校自查、省級核查、畢業生實名核驗、第三方機構核查等多方審核,指導督促各地各高校規範采集畢業生去向信息,确保真實準确。五是進一步完善科技經費統計專家初審、複審、終審三級審核制度,加大基礎數據抽檢力度,嚴把數據質量關。

(四)關于教育統計信息化建設方面。一是深入推進教育統計信息化建設。升級優化學校(機構)代碼管理信息系統、教育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國家教育科學決策服務系統,有效提升教育統計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二是不斷優化全國教育經濟信息管理平台、高等學校實驗室信息統計系統、高校社科雲統計系統、全國高校R&D快報線上平台等信息系統,健全數據采集、信息查詢、動态監測和決策分析一體化管理平台,推進數據共享。三是選擇試點省份,推進數據互聯互通一體化建設,有效提升業務數據轉化爲統計數據的應用力度。開展統計台賬轉換标準研究,推進國家與地區層面教育統計信息化系統的有效對接。四是強化分析研究,設立專項課題,加強大數據分析挖掘能力,更好支撐科學管理決策。

三、鞏固整改成果,持續推進教育統計高質量發展

(一)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關于統計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認識統計督察的重要作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計改革發展重大決策部署,加強黨對教育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更好發揮統計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職能作用,構建上下聯動、合力整改的工作格局,以此次整改工作爲契機,推動整個教育統計戰線再學習、再盤點、再發力,确保督察整改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教育一線。

(二)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嚴格依法統計。加強組織建設,強化教育統計歸口管理,建立“權責一緻、分工合理、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教育統計體系,形成工作合力。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等統計法律法規,抓好《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管理辦法》《教育統計管理規定》等有關制度的落實落地,按要求做好教育統計調查項目的管理、報備和審批,持續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在教育統計戰線營造嚴格依法統計、依法治統的良好氛圍。

(三)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确保數據質量。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于更加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的意見》,探索教育統計發揮監督職能的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關于防範和懲治教育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規定(試行)》,堅決扛起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政治責任。牢牢守住統計數據質量生命線,加大對教育統計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加強基層統計隊伍建設,确保統計數據源頭質量;優化統計數據采集系統和技術支撐體系,加大數據審核、實地核查力度,健全教育統計數據全過程質量控制機制,确保教育統計數據真實準确、完整及時。

(四)進一步推動改革創新,提升服務能力。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長效機制,對持續推進的工作,統計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及時跟進指導,以重點問題整改帶動工作全面提升,持續鞏固深化整改成果。深入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強教育統計信息化建設,以信息技術爲統計賦能,加大行政記錄轉化爲統計數據的應用力度,推動行政記錄與統計數據的銜接、業務系統與統計系統的互通、數據采集與統計服務的聯動;豐富統計調查形式,加快構建以“全面調查爲主體、抽樣調查爲補充”的教育統計調查體系,不斷推進教育統計現代化改革,提高統計服務水平,爲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優質統計保障。

轉自:教育部

原文鏈接:https://www.duolaoshi.com/1517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0

評論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