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产教融合这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作用。“福建教育微言”聚焦职业教育,推介我省各地各校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经验做法。
厦门市: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打造职教高地
厦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职教高地试点之一,于2021年4月正式启动。近两年来,厦门市立足“高质量发展”和“促两岸融合”定位,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政策融汇,强化保障,
推动试点任务落地见效
2022年9月厦门市举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推进会
一是用好部省政策。支持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教本科。探索高职办本科专业、中高本贯通培养。7所职校、19个专业群优先列入省“双高计划”,支持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面向厦门职教开展培训。二是强化市级落实。出台《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岸融合的意见》,制定28条具体措施加大政策支持。三是突出规划引领。将落实职教高地试点任务列入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科学谋划布局职教发展。四是加大财政投入。近两年,全市财政投入超45亿元,大力推进职教建设。围绕达标,扩增资源,加快5所中职学校新建、扩建,增加学位1.2万个;加强7所省级高水平职校和19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按省定经费标准的1.2倍予以支持。
普职融通,育人为本,
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集美工业学校获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器人应用赛团体项一等奖
一是普职融通试点先行。去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普职融通试点,选拔部分学生在普高和中职之间互转,畅通人才成长“立交桥”。今年新增至4所普高、3所中职,招生规模实现翻倍,扩大至200人。二是职教师资培养培强。成立“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强化师资培养和教研指导。建设16个中职名师工作室,认定职校“双师型”教师850名,发挥名师引领作用。组织职校教师国培、省培项目,每年400多名教师参训,培训经费超600万。三是职教考试成绩亮眼。全市中职(含技校)80%以上学生通过职教高考进入高职或本科。今年参加19个类别全省职教高考,本科上线数居全省首位。四是职教竞赛成果斐然。今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厦门市斩获全省唯一的教学能力项目一等奖,两所中职校获奖数位居全省前二,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数占全省近1/3。
产教融合,校企联动,
增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2022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在厦门举办
一是立足产业发展专业。契合厦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立项建设30个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20个市级高职高水平专业,开展168种1+X等级证书试点。二是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建设22个省、市级产业学院,培育19家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园区,全市高职院校现有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数均达1000个以上,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三是创新现代学徒制。投入市级专项经费近1000万元,全市职业院校与63家企业联合开展39个市级现代学徒制建设试点,总结推广“校企双主体管理、校企双主体教学、学生双重身份、校企轮岗学习”的“三双两段制”人才培养“厦门模式”。
开放融合,辐射两岸,
彰显多区叠加独特优势
厦门市组织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参加教师国培项目
一是多举措融合两岸职教。打造两岸校长论坛品牌,支持职校多方吸引台湾职教专才,遴选首批4所厦台职教合作示范校,建设2家两岸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厦职校至少与1所台湾职校、1家台湾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3所学校列入全省试点,依台湾学测或统测成绩招收台生来厦就读本、专科。二是多区域推动协同发展。积极开展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中职与高职“3+2”贯通培养,推动区域内30所优质中职、8所高职开展五年制合作办学,每所中职都与1所以上省内高职合作。三是多路径融入国际合作。成功承办各类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8所高校和职校入选金砖培训基地联盟、金砖示范单位,与国外30多所职校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鲁班工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