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發内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署名文章: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實踐

《人民日報》刊發内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署名文章: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實踐


 1月5日,《人民日報》刊發内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署名文章《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實踐》。

文章全文如下:

《人民日報》刊發内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署名文章: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實踐  《人民日報》( 2023年01月05日 第11版)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實踐


孫紹騁


  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揭示了這一科學思想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概括了“六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六個堅持”爲我們深刻理解把握這一科學思想提供了“金鑰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到内蒙古考察,連續5年參加全國人代會内蒙古代表團審議,就内蒙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這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蘊含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爲推進内蒙古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整把握、準确理解這一科學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更好用以指導實踐。

  深刻理解把握“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取向。相信誰、爲了誰、依靠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衡量一種思想理論先進性的根本尺度。堅持人民至上,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紅線,深刻體現這一科學思想的鮮明本色和根本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是從人民中成長起來、深受人民愛戴的人民領袖,具有“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的深厚情懷和使命擔當。2014年考察内蒙古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叮囑我們:“隻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隻要群衆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衆一起奮鬥”。2020年5月22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内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手強化兜底保障,讓困難群衆吃得飽穿得暖有尊嚴;一手推進共同富裕,10年來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從4.2萬元增加到8.5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800元增加到34108元,群衆收入水平随着經濟發展“水漲船高”。2022年以來,我們着眼更好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在清欠、供暖、救災、救助、養老、就業等方面研究提出兜底性保障目标,推動各級承諾踐諾,實打實地惠民生、暖民心。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爲奮鬥目标,以群衆滿意爲标準,多從群衆角度着想,多聽群衆意見呼聲,細之又細、實之又實地增進民生福祉,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深刻理解把握“堅持自信自立”的鮮明精神特質。黨的百年奮鬥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産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自信自立始終是我們黨鑄就偉大輝煌特有的精神氣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着獨立自主的探索和實踐精神,始終貫穿着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心和決心。在這一科學思想指引下,新時代十年實現偉大變革,再次印證“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新時代新征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内蒙古長期以來被譽爲“模範自治區”,模範就模範在聽黨的話上。回顧過去,不論面臨多少困難和挑戰,都絲毫不能動搖内蒙古各族幹部群衆對黨的熱愛和忠誠。面向未來,呵護好“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引導全區各族人民更加由衷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我們切實加強對黨在内蒙古地區曆史的研究闡釋,堅持用史實和事實說話,教育引導全區廣大幹部群衆深刻認識到、牢牢銘記住:内蒙古是我國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區、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諸實施的地方,内蒙古自治區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建立的,是在黨中央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偏差都是黨中央幫助糾正的。我們提出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強調不僅要在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上繼續走在前列,還要在講政治、顧大局、擔使命等各方面展現出模範的樣子,尤其是在保障國家生态安全、邊疆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産業安全上充分展現内蒙古的擔當作爲,把全區各族人民心向黨、心向黨中央的紅色基因和識大體、顧大局、講風格、求奉獻、有擔當的寶貴品質不斷發揚光大。現在,全區各族人民更加團結奮進,我們有信心把内蒙古的事情辦得更好,讓“模範自治區”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深刻理解把握“堅持守正創新”的寶貴理論品格。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創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堅持了老祖宗、又講了許多新話,深刻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堅持守正創新,既全面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中,也具體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工作的科學指導上。在内蒙古經濟發展和生态環境保護建設的關系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既明确了一以貫之的要求,又提出了新的戰略部署,強調“把内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确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要求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态環境保護建設的關系,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内蒙古特色,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我們牢記“國之大者”,堅定不移把生态環境保護挺在前頭,以定力抵禦誘惑,不爲眼前利益幹破壞生态環境的事情、砸子孫後代的飯碗,堅決守護好内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淨;明确提出新能源開發的三種方式,大力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深入開展待批項目、閑置土地、沉澱資金、“半拉子”工程、開發區建設“五個大起底”行動,着力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資源粗放開發、低效利用、嚴重浪費問題,同時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大膽試、大膽闖,積極探索土地經營、碳彙交易等新型模式,全力做大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

  深刻理解把握“堅持問題導向”的求真務實态度。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風格。在新時代十年的偉大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問題作爲研究制定政策的起點,把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作爲打開局面的突破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在敢于鬥争、敢于勝利中破浪前行。

  近年來,我們堅持問題導向,以破題意識、求解思維加強和改進工作。針對地區政治生态嚴重受損問題,開展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對涉煤領域腐敗“倒查20年”;開展黨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問題集中治理,推進以案促改,整治“圈子文化”“政治投機”“政治攀附”等現象,推動黨内政治生态持續好轉。針對一些幹部擔當精神不夠的問題,研究出台激勵幹部擔當作爲12條措施,制定進一步推進容錯糾錯工作8條意見,在全區範圍評選表彰“擔當作爲好幹部”,對政治素質過硬、敢于擔當作爲、工作實績突出的幹部大力褒獎、大膽使用,同時對不幹活、幹活不到位的幹部及時予以調整,在全區上下樹立起重用實幹者、擔當者的鮮明導向。針對工作作風不實的問題,找準“三多、三少、三慢”(會議多、活動多、外出多,調研報告少、工作思路少、解決實際問題少,決策慢、行動慢、結果慢)3個病竈,開出“規範、精減、提速”3劑藥方,努力消除作風建設中的頑疾和陋習。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瞄着問題去、迎着問題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不斷解決問題中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深刻理解把握“堅持系統觀念”的科學思維方法。系統觀念是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系統思維、全局謀劃,堅持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爲我們應對複雜局面、推動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确了内蒙古五大任務,要求我們建設好“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這五大任務相互聯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生态安全是生存之本,安全穩定是發展前提,能源和戰略資源生産是發展支柱,農畜産品生産是發展根基,對外開放是發展動能。我們堅持把完成五大任務作爲内蒙古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統領性抓手、管總性要求,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系統研究制定5個具體實施方案,每個方案都明确了具體目标、任務、舉措。新征程上,我們要錨定目标、一幹到底,努力把我國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構築得牢不可破,把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構築得堅不可摧,把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得勢強勁足,把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建設得量大質優,把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打造得巍然蓬勃,努力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力量。

  深刻理解把握“堅持胸懷天下”的宏大視野格局。中國共産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複興的黨,也是爲人類謀進步、爲世界謀大同的黨。在百年奮鬥曆程中,我們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曆史正确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始終站在曆史正确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爲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從人類前途命運出發,鮮明提出并深刻闡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闡明了中國的安全觀、發展觀、義利觀、全球化觀、全球治理觀,提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描繪了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美好願景,爲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内蒙古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國、在國際上都有積極意義。”内蒙古内連八省區、外接俄羅斯和蒙古國,曆史上是“草原絲綢之路”和“萬裏茶道”的重要樞紐和通道,現在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要胸懷“兩個大局”,登高望遠,跳出内蒙古看内蒙古,充分發揮沿邊開放的獨特優勢,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我們将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加快構建聯通内外、輻射周邊、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彙融通的全域開放平台,打造國内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内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努力爲全國全局添彩。

  (作者爲内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



來源:《人民日報》,轉自《内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編輯:蘇勤

校審:包革命 郝文婷
《人民日報》刊發内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署名文章: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實踐

原文鏈接:https://www.duolaoshi.com/1351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0

評論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