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全面推进落实以来,我省各地多所中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除开设常规的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班,还因地制宜挖掘地方优势和资源开设非遗课程,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绽放异彩。
建盏陶瓷艺术课程
省运会开幕式主会场(“武夷茶花”)、会徽、吉祥物……当这些陶艺作品展现在面前时,南平市建阳区水吉中心小学学生们既激动又兴奋。这些作品是建阳区综合实践(建盏类科)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罗道明和学生们一起手工制作完成的。
“制作过程中反反复复失败了两三次,但在我们的坚持下,终于成功了。”罗道明拿着手中的吉祥物激动地说,学生们的作品虽稍显稚嫩,但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建盏陶瓷艺术课程
为推进“双减”工作,落实“五育并举”,建阳区水吉中心小学把建盏陶瓷艺术纳入校本课程,作为课后服务项目。“通过建盏陶瓷艺术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让学生在学瓷、知瓷、言瓷、爱瓷中,把非遗建盏陶瓷文化发扬光大。”学校负责人说道。
南平市建阳区水吉中心小学百人陶艺现场制作大赛现场
夸张的面具、奇怪的着装、诡异的步态……在邵武市故县中心小学的傩舞训练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训练着。民间傩舞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老师认真讲解表演技法
形成于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傩舞,于宋代传入邵武,并在邵武生根发芽。近年来,邵武市积极推动国家级非遗傩舞进校园活动,组织傩舞传承人、傩舞文化相关学者走进校园,将傩舞文化传承编入课程和作为学生兴趣活动的内容。
学生体验傩舞文化
故县中心小学把传承和弘扬古老的傩舞做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制定了规划和计划,确定了负责人和老师。
“傩舞文化进校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傩舞项目负责人陈芬老师说,学校已有100多名中高年级学生参加了傩舞技艺学习训练,还建立了一支24人的跳番僧舞蹈队和17人的预备队。
傩舞表演队伍进校园表演
在漳州,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多所学校将本土元素有机融入学校课后服务中,巷口中心小学开展布袋木偶课程,大寨中心小学开展大鼓凉伞课程,浦南中心小学开展古傩课程,新桥中心小学开展八段锦、芗剧课程。
近日,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为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带来布袋木偶剧《拔萝卜》和《祝寿》表演。布袋木偶剧《祝寿》以红军攻克漳州为历史背景,讲述红军进漳后筹粮筹款的故事。以活态文化遗产呈现革命历史故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非遗魅力和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
漳州木偶戏表演进校园
漳州长泰区日前举行区文联协会及非遗项目进校园启动仪式。仪式上,共有8个协会和5个非遗项目与中小学校签约共建,项目涵盖书法、象棋、灯谜、木偶、竹编、土陶等,将在课后服务时段,定期进校授课传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在泉州,蟳埔女头饰制作、剪纸、南音、舞龙舞狮、闽南花灯、木偶……这些非遗项目纷纷走进各中小学的课后服务课堂,学生们在学校就能零距离接触到这些非遗项目,并能向非遗传承人、从艺人讨教学习。
晋江市东石镇型厝小学的学员们开展“舞香龙”训练
随着晋江市东石镇型厝小学的八九个学生的舞动,一条用稻草绑制而成的“草龙”时而追逐绣球蜿蜒前行,时而盘踞逗弄绣球,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晋江市东石镇梅峰型厝村,历来有“舞香龙”的民俗。古人基于“以龙治水,以火祛邪”的美好愿景发起此项活动并流传至今,是泉州、晋江两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厝小学开设了“舞香龙”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将“舞香龙”融入课后服务课堂之中。每周四下午课后时段,香龙队的学员们在民俗专家的指导下开展训练。
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开设俞家棍课程
随着音乐的节拍,小学生们喊着响亮的口号,一招一式彰显武术的神韵气度。自从“俞家棍”传习进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以来,学生们纷纷加入其中。目前,学校课后服务俞家棍课程的学生参与率达30%。
分发、束发、盘头、插花、定型……在泉州市丰泽区临海小学,每周三的课后服务课堂,孩子们认真地跟随老师的节奏一步一步制作蟳埔女头饰,虽然动作还略显稚嫩,但脸上都是难以掩饰的兴奋。
学校聘请社区有蟳埔女头饰制作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周三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传授。在头饰制作的培训过程中,通过束发、盘发、插花等动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