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踔厉奋发,建校70年以来,济宁医学院图书馆立足基本服务职能,不断融合图情知识技术创新,推动服务职能的转型与提升,在人才培养、信息素养教育中贡献了“图情催化剂”,以数智赋能升级信息服务,面向学科发展建设提供智慧情报服务,探索出营造学科发展良好环境的图情济医路径,全面助力学科专业创新发展。
一、以图情教育深化资源利用,提升信息素养
为满足科研人员对有效科研文献信息的迫切需求,自1984年开始,济宁医学院图书馆启动文献检索工作,面向教师开展文献检索讲座,并将文献检索课纳入教学计划中,面向全校师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逐步面向各附属医院推广文献检索普及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丰富拓展信息服务空间与维度。截止目前,在原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了《图书馆与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信息素养与论文写作》等5门课程,成为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中信息素养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图情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每年开设春秋两季数字资源讲座,年授课达30余场次;近三年来,受邀为各附属医院提供文献资源利用及学科情报评价分析类讲座达十余场次。持续开展的多种类型的信息素养教育,对强化师生信息意识,树立信息道德观念,提升信息检索能力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以文献检索活化文献资源,拓展信息服务
为满足科研人员文献检索及科研课题申报需求,1992年,济宁医学院图书馆以任淑敏教授为主的团队,在开展文献检索教学同时,在山东省内率先启动了科研课题科技查新工作。在20世纪八十年代,文献检索仅凭纯手工检索,九十年代后期,逐步引进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系统,提升检索效率。在先后经历手工、光盘及网络检索历程后,济宁医学院图书馆面向学校及济宁市辖区及周边医院持续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将信息检索知识与文献资源融合运用,为科研人员申报课题、探索研究领域等提供文献依据,不断提高文献资源使用效率,辐射社会科研需求。随后,济宁医学院图书馆相继开启了查收查引、文献传递等服务,逐步形成了集文献保障与利用于一体,校内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信息服务模式与体系。
三、以数据信息凝聚智慧情报,助推学科发展
紧跟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围绕学校重点工作,济宁医学院图书馆启动学科情报服务工作,成立学术评价分析与研究中心,承担学科发展分析工作,以客观数据、多维信息、精准情报服务学科发展,提升区域科研能力。依托科研数据提供科研管理量化维度。济宁医学院图书馆结合文献资源检索优势、对比国内外期刊遴选评价标准,用数据证明,以事实说话,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客观详实的科研成果数量及成果层级界定,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人员、科研项目、课题组进行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依托科研信息精准聚焦人才学术成就。围绕科研人员的成果数量、发表期刊及层级、人员贡献程度、学科归属、代表性作品等数量和质量双维度,对学术成果进行数量统计和质量评级描述,描绘科研人员多面学术画像,为学校提供引进科研人才学术成果鉴定、科研绩效定级、职称评聘所需科研成果对标等科研信息汇总分析,并为科研人才提炼学术成果信息,助力科研人才更好地展现个人学术影响力。依托学科情报有力驱动学科建设发展。为精准定位学校学科发展,济宁医学院图书馆实现常态化学科跟踪监测,先后为学校及校内各二级学院提供21份学科发展分析报告,厘清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及发展态势,聚焦学科带头人,为学科发展决策提供可靠情报,同时满足了学校、各二级学院及附属医院学科发展定制化情报需求,成为积极有效的学科发展助力。济宁医学院图书馆学科情报工作在山东省图情领域作出了良好的创新示范作用,多次受邀在山东省图情学术会议中进行发言交流,相关案例获得了山东省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大赛服务创新案例一等奖。
“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济宁医学院图书馆将继续深耕资源沃土,创新融合图情发展,服务学校及社会教学和科学研究,向数据及知识中心迈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