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煙台市芝罘區牢牢把握優勢教育資源,搶抓戰略發展機遇,在煙台市率先啓動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運用“五層級專家團隊培訓鏈”“‘N+創’整體實施推進鏈”“重特色課題研究推廣鏈”“按節點精準督導評價鏈”智鏈驅動,形成“培訓專家庫、學習資源庫、樣本案例庫”三維體系,達到“行政賦能體、學校融創體、教師層進體”聯動提升。
一、四個鏈條驅動,念好工程整體推進四字訣
建設“五層級專家團隊培訓鏈”,體現一個“領”字。邀請國家級專家——華東師範大學闫寒冰、魏非教授進行試點校工作彙報點評和能力點解讀;邀請省級專家魏雪峰博士、呂晖老師進行整校推進培訓;邀請市工程辦負責人董明岡及區屬市級專家多次進行專題講座;組建37人區級專家團隊對學校進行跟蹤指導;校級層面,充分發揮校長領銜作用和骨幹教師帶動作用。正如祥和中學王興金校長在全區經驗交流時所說:“一所學校裏第一個研究明白能力提升工程2.0的人一定是校長本人!”
形成“‘N+創’整體實施推進鏈”,注重一個“創”字。創新技術運用,創意參與體驗。魯東大學實驗小學參與華東師大AI智學系統使用,利用雲計算、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教學助手、5G技術實現個性化教學;港城小學在童話故事主題教學中,運用AR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情境配音軟件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力和感染力;煙台九中的掃碼聽課分别支持視頻點播和在線直播課,實現優質課程資源和優質教師資源課堂共享;國翠小學通過問卷星軟件組織家長進行課後服務申報,一鍵彙總全校344名學生數據,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重特色課題研究推廣鏈”,抓住一個“研”字。樹立“技術融合課堂”的理念,把能力提升工程2.0融入全區大教研中,申報6個市級“十四五”工程專項課題進行規範研究,形成同頻共振、上下聯動、區域推廣的良好效應。魯峰小學成立首席能力點教師工作室,開展豐富多彩的工作室教學研究活動。潇翔小學将信息技術與自然生長學校文化完美融合,形成别具特色的STEAM課程體系建設樣本。祥和中學以數學教師隋衛濤爲核心成員的能力點研究團隊,在運用動态幾何畫闆直觀解析數學知識方面從初探走向縱深,做法突出,效果顯著。
建立“按節點精準督導評價鏈”,抓實一個“促”字。搭建“學、用、研、評”閉環學習機制,過程評測決定着能力工程2.0的具體成效。區工程辦公開時間表,按照節點進行考評。運用大數據抓取和分析,對學校班班通課堂應用情況、山東教師教育網學習情況等進行過程性評價的同時,選派區級指導專家入校考評,學校内部全員測評,達到層層傳導,環環相扣,壓實測評主體責任,爲整校推進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設“三庫”資源,唱好工程高效推進三步曲
以智慧賦能,創建培訓專家庫。在工程推進中,注重高級專家的外引,持續豐盈國家省市專家資源;力導内部專家成長,促進區校專家在逐步提升中成長爲導師型人才。現已形成37人專家團隊,其中博士碩士導師3名,齊魯名校長、名師各1名,煙台市名師1名,煙台市學科帶頭人3名,煙台市教壇新秀11名。
由技術引領,創建工程資源庫。結合信息化教學改革,創建提升工程能力點教學資源庫。資源庫内容目前達到31T,覆蓋整個“五·四”制課程,以知識圖譜和學科德育雙主線結合爲30個微能力點的具體應用提供強大支撐。
用實效檢驗,創建樣本案例庫。全區以創新課堂能力點應用爲主題,堅持“資源+課堂+微能力點”相融互促的原則,彙集優秀樣本案例。現形成學校樣本16個,研修組樣本103個,教師個體能力點樣本1256個,優課484節,課程資源達100餘G。以點帶面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的轉變。
三、形成“三體”聯動,凝聚工程共同推進合力
行政賦能體,提升區域引領力。在全市率先召開提升工程2.0啓動儀式,形成區教科研中心、技術中心、教師工作科、體衛藝科、學前科指導合力,持續健全工程實施、指導、培訓、考核、保障機制。同時,組建專家團隊,和同能力點探究學習群,進行14次培訓會議,4輪入校指導,保障了規模與質量“雙提升”。在各級提升工程官方平台宣傳報道12次,在各主流線上線下媒體報道28次,取得較好的教育和社會效益。
學校融創體,提升校本實施力。将提升工程與學校發展特色結合,以融合創新爲本,實現“一校一案”;以校本研修爲基,形成學科教研組“一組一案”;實現“教學”與“技術”的強強聯合,形成學校持續發展原動力。祥和中學、港城小學整校推進典型案例在全市展播,其中祥和中學爲全市首播。在全市第二期能力提升工程2.0國家級專家線上指導培訓活動中,魯峰小學做交流發言,獲得教育部專家組組長闫寒冰高度認可。
教師層進體,提升個體教學力。在學校和教研組發展大框架下,實行“1+X”教師個人信息化能力發展目标。結合校内外資源平台數據,爲每位教師提供“數字畫像”,定位教師個人信息化發展規劃,做到“一師一案”。采用“五層三評價”模式,注重層進發展,實現适應學校發展需求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激發内生動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21至2022年,全區教師信息技術獲獎共計134人次,較2019—2020年度提升13%,學生獲獎564人次,獲獎人數提升21%,師生獲獎情況均居全市首位。
能力提升工程2.0芝罘模式,智點鏈路清晰、錨點課堂創新、積點資源豐厚,聚集“三體”合力,将教師能力提升落到實處,課堂創新做到細處,學校發展成于高處,鑄造了芝罘教育發展新模式。
評論0